第五章 会想你的(1 / 8)

你和我这些年 胤漪珑 10726 字 2020-10-21

余心言小学快毕业的时候,言莉想过通过余刚的关系找到云大附中教务处的人,把余心言的档案转到云大附中,这样余心言就可以在云大附中上初中和高中。

云大附中是南湾区最早成立的中学,实行“六三三”学制。主要是因为南湾这几年人口增长迅速,后来随父母迁入的学龄孩子基本上是小学高年级,或者是初中阶段。当时外省主要是“六三三”学制而非成林区实行的”五四三”,所以南湾为了配合“万家计划”及计划之后迁入南湾的家庭需求,直接全面调整为“六三三”。

调整学制的好处显而易见,如果有坏处,那就是这样的“六三三”制度没办法接收当年成林两所小学的毕业生。从一个侧面也助导成林孩子一直在成林上学。

后来成林的学校也启动了学制调整,两个区才接轨。

一个学校早成立几年并不说明什么,毕竟新学校的骨干教师都是外地直接派过来的有经验的老师。但是上学这样重要的事情,言莉当然会更倾向选择一个已经成立几年的学校,而不是开发区刚刚着手筹备的新学校。余刚则觉得,孩子也可以为自己选择,而且还可以培养孩子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

当时,人们说“开发区”指的就是南湾和成林两个区。两区推行素质教育,在文化课上,也有一些调整。相比外省使用多年的人教版教材的学校,成林和南湾的学校用的实验教材削弱了数学、和化学这两门相对抽象的学科所占的比例,把课时大部分让给了英语,也增加了语文课的长篇课文数量和古典名著选读的比例。

增加英语课时是很好理解的,而且从南湾外国语学校的命名也能看出,英语教育将会是这个学校的教学板块的一个重点。另一方面,开发区虽然是由早期的地方企事业单位带动发展,遍布各行各业,但是这些企业都需要大批的外国引入的专家技术支持。为了搭建起本土团队和外国团队的沟通桥梁,每个单位都会专门设立一个专门负责翻译的部门或者是小组。这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由于这个组的作用单一,但是对专业素养的要求却很高,这让成林和南湾的发展部门的领导深刻的认识到,未来的人才,外语必须过关。以后的企业一定不会有翻译部门,外语不过关的人,机会会少很多。而成人学英语,比小孩学英语困难的太多了。所以将英语学习渗透到小学和初中的课堂,大力推进英语课搭配外交口语课双管齐下,就是成林和南湾都深信不疑的正确选择。这点言莉也是有体会的,言莉能成功的进入航空管理站,评资深,都是因为她的英语过关,她总是可以代表部门去出差学习。早期的系统和设备,都是引进的。

另一方面,成林和南湾也相信,外语人才的需求,不会只是云城的情况,全国都会需要外语人才,全世界也需要掌握外语的中国人。那么全国统一的高考也会逐年逐步地提高英语考核的要求,而那时候,别的地区的学生只能在学习任务沉重的高中三年加入大量的英语。学生吸收会有问题,连师资力量都未必跟得上。而且英语如果增加了口试,那就更加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成林和南湾在英语教育布局这个方面,思考的十分透彻。

本来言莉已经想好的云大附中,她没有觉得余心言会有任何的意见。而且言莉知道,很多余心言现在的同学都会像自己一样找关系把孩子送到去云大附中。所以言莉以为余心言因为要和小学同学分开会伤心,特意安慰她说“别伤心了,方芳要去云大附中,你也去。你们两个还在一起。”

“我不想去云大附中,我们小学毕业的人应该对口升学去南湾外国语学校。”余心言认真的回答。

她还告诉妈妈,在毕业之前,南湾外国语学校就到南湾小学来给毕业生送过礼物,也不是贵重东西,顶多只是一些精美文具。

南外这样做并没有什么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