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手头尚有一些兵力,只是军心涣散、军资匮乏,无力反攻江陵。自守的话,却也不是小股部队可以吃得下的。
这就是困兽犹斗。
如果是孙十万在亲自指挥,倒是有可能脑发热,直接刚一波。孙权做梦都想拿下关羽的头颅,这些年实在被窘辱太多次了,尤其是那句:“虎女岂能嫁犬子!”
陆逊同样想要关羽的脑壳,但他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也是卓越的政治家。或者说,他的政治头脑比军事头脑更为出色。他深知,荆州和荆州军本身,比关羽本人重要得多。
关羽已经处于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困局当中。他手下的人马每天都在逃散,这些都是荆州人,无论将来为军为民,都是可以为孙权势力所用的。这种情况下,实在没有必要去强攻,白白消耗人力和物力,制造仇恨。
现在死的人越多,将来新的占领区越难治理。
故此,陆逊选择用轻骑兵监视和围困关羽,而把水军主力用于封锁长江。
先不论关羽手下的荆州人士是否愿意跟他背井离乡、抛家弃子跑去益州,长江和汉江都被封锁,关羽就只有走山路,越过武当山脉西去房陵和上庸。
天寒地冻,崇山峻岭,这将会成为一场古代版本的野人山撤退。如果是几个散兵游勇,凭着马王爷开眼眷顾,也许还能走过去。如果是大部队,绝无成功可能。
丢掉了荆州的全部地盘和人马,就算关羽逃回益州,也不过一匹夫尔。关羽又已年老,谅他也活不了几年了,不足为惧。
此刻,陆逊正在长江秭归一带江面上的一艘大型楼船上。他并不像演义里面所说的那样,面色白皙、风度翩翩,而是一脸黧黑、满脸胡须,身材矮壮。
220年的陆逊已经37岁,不是白面小生,更不是书生。在吕蒙举荐他之前,他已经多年为将,只是名声不显而已。
江面上刮起了北风,船队上空,旌旗猎猎,江面上,风寒刺骨。
陆逊下令船队靠岸避风,等掌旗兵挥舞旗帜、发出命令,船队开始掉头之后,他自己却没有回舱避风,而是若有所思的把手伸向虚空,去感受那股突如其来的寒流。
为将者,当知天文地理。这风自北而来,尽管还没有收到情报,但他遥望北天的双眼,却仿佛已经看到冰雪盖满了荆州大地。
他的谋划终于圆满了。天时,将会为关羽的棺盖钉上最后一颗钉子。
关羽北伐襄樊,从初秋就开始进军了,一打就是六个月。他没有、也不可能提前准备过冬的帐篷和被服。江陵失陷,也无法从后方补充。麦城一线地域狭窄,人口本就不多,还有不少已经逃亡。孙军的轻骑兵又四处活动,进一步压缩了关羽的实际控制区。就算他刮地三尺,也凑不出那么多物资。
现代湖北的冬天,气温也能轻易降到零下78摄氏度。稍微极端一点,就会到零下10度。东汉末年,气温只会更低。而且,这里冬天的湿度还特别大,也因此更加难熬。
棉花要到宋代才普及,皮裘不是军中普通士兵穿得起的。没有高热量的食物、没有厚实的帐篷、没有足够的燃料。只靠身上的厚布衣,一旦上冻,关羽手下残余的将士只有两个选择:跑出来,向孙权军投降;或者冻死。
此刻,走在山林中的周炽也有和陆逊同样的判断。在他自己的时空里,他就是湖北人,对这里冬天的寒冷有极其深刻的体会。
他加快脚步,奋力的向麦城方向赶去。然而,山林里没有孙权军,却不意味着没有危险。很快,他就遇上了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