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内容,正是女娲补天之事。
古碑上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洪水。
苍天补,四极正,洪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和春阳夏,杀秋约冬,枕方寝绳,阴阳之所壅沈不通者,窍理之;逆气戾物,伤民厚积者,绝止之。
当此之时,卧倨倨,兴眄眄,一自以为马,一自以为牛,其行蹎蹎,其视瞑瞑,侗然皆得其和,莫知所由生,浮游不知所求,魍魉不知所往。
当此之时,禽兽蝮蛇,无不匿其爪牙,藏其螫毒,无有攫噬之心。考其功烈,上际九天,下契黄垆,名声被后世,光晖重万物。乘雷车,服驾应龙,骖青虬,援绝瑞,席萝图,黄云络,前白螭,后奔蛇,浮游消摇,道鬼神,登九天,朝帝于灵门,宓穆休于太祖之下。
然而不彰其功,不扬其声,隐真人之道,以从天地之固然。何则?道德上通,而智故消灭也。
其实,当初很多人以为女娲大帝所补的青天乃是华夏苍穹。但是经历过那场毁天灭地劫难的修者都知道,女娲大帝所补的是整片星海的九重天。若无女娲大帝,恐怕早无星海了。
而女娲大帝能够从朝天塔中寻到补天的神石,由此便更能说明,这座神塔绝不是寻常之物。甚至,它的存在超乎想象。
至于通天塔第三次出现,则要追溯到轩辕圣帝寿终正寝之时。其实说寿终正寝不太贴切,因为据史书记载,轩辕圣帝临终之时另有隐情,以至于很多人都相信其实他并未仙殒。
作为华夏的人文初祖,轩辕圣帝更是被誉为五帝之首。又岂会那么容易便陨落的呢?所以,后人猜测,其中定有隐情。
有人说,轩辕圣帝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
轩辕圣帝战蚩尤,统华夏,治国有方,得万世之民敬仰。
作为华夏的部落首领,轩辕圣帝的机缘福泽颇深。
传说中,有一天,轩辕圣帝正在洛水上,与大臣们观赏风景,忽然见到一只大鸟衔着卞图,放到他面前,轩辕圣帝连忙拜受下来。再看那鸟,形状似鹤,鸡头,燕嘴,龟颈,龙形,骈翼,鱼尾,五色俱备。图中之字是慎德,仁义,仁智六个字。
轩辕圣帝从来不曾见过这鸟,便去问天老。天老告诉他说,这种鸟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早晨叫是登晨,白天叫是上祥,傍晚鸣叫是归昌,夜里鸣叫是保长。凤凰一出,天下安宁。是大祥的征兆。
后来,轩辕圣帝又梦见有两条龙持一幅白图从黄河**来,献给他。轩辕圣帝不解,又来询问天老。天老回答说,这是河图洛书要出的前兆。于是轩辕圣帝便与天老等游于河洛之间,沉璧于河中,杀三牲斋戒。
最初是一连三日大雾,之后,又是七日七夜大雨。接着就有黄龙捧图自河而出,轩辕圣帝跪接过来。只见图上五色毕具,白图蓝叶朱文,正是河图洛书。于是轩辕圣帝开始巡游天下,封禅泰山。
他听说有个叫广成子的仙人在崆峒山,就前去向他请教。广成子说:“自你治理天下后,云气不聚而雨,草木不枯则凋。日月光辉,越发的缺荒了。而佞人之心得以成道,你哪里值得我和你谈论至道呢?”
轩辕圣帝回来后,就不再理问政事。自建了一个小屋,里边置上一张席子,一个人在那里反省了三个月。而后又到广成子那里去问道。
当时广成子头朝南躺着,轩辕圣帝跪着膝行到他跟前,问他如何才得长生。广成子蹶然而起说:“此问甚好!”
接着广成子就告诉轩辕圣帝至道之精要:“至道之精,窃窃冥冥,至道之极,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