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心斋,一处单独隔开、修着高高围墙的空地。
高务实站在十几名忙碌的工匠面前,一动不动地看着他们工作,脸上没有一丝表情,完全看不出喜怒。
这些工匠在做什么?
如果有后世之人在此,一定能从这空地附近堆积的几堆原料中看出一些端倪。
这里一共堆放了四种材料,分别是石灰石、粘土、煤炭和铁矿石粉。
除了原料,便是一些在别处见不着的设备,其中规模最大、模样最怪异的,是个很古怪的窑——由高务实亲自设计并指挥建造的水泥窑。
这个所谓的水泥窑比后世那些先进的水泥窑简陋了一百倍还不止,使用起来可谓既不经济,也不耐用,更别提什么环保了,按照高务实的观点,这玩意比后世的一次性设备都强得有限,放在二十一世纪百分之百只有被取缔查封的份。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高务实毕竟是个文科生,要不是靠着当年工作中的一点浅薄见识,就这半成品——不对,半废品——的水泥窑他都弄不出来。
现在,虽然工具、设备都原始得不堪入目,但考虑到当前生产力的水平,他也只好捏着鼻子认了,反正能把水泥弄出来就算完事。
至于其他,什么质量差点、成本高点、污染大点之类的事情,暂时就先不要考虑了,免得把自己活活气死。
土法水泥不算难造,但那是对后世的生产力而言,放在现在可一点也不容易,高务实从去年就开始准备,直到如今才勉强把各种工具和设备打造齐全,并从卫辉调来一批家丁开始试制。
这批家丁是从去年的难民中遴选出来的,早就签了卖身契,理论上来说已经全都姓高了,属于可以放心使用的自己人。
高务实这次从卫辉府调了三百多号人来京师,其中一小部分是各类匠人,大部分则是三个不同年龄层的孩童和少年,分别是七到八岁、九到十岁、和十一二岁,试制的这批水泥,第一个使用目标就是为他们建学堂。
当然,肯定不是教四书五经的学堂。
这所还在规划中的学堂,高务实已经想好了名字,就叫京华工匠学堂。
这名字很俗气,相当俗气,一点也没有高大上的范儿。
然而高务实知道,一所除了教蒙学之外,剩下的就打算全教数学、物理、化学知识的学堂,在这个年代一定不能树大招风,必须要俗,甚至要俗不可耐才行。
他要是敢给这所学堂取名叫“格物学院”之类的名字,一定会引起关注,到时候各种麻烦就要接踵而至了。
而京华工匠学堂这个名字就很隐蔽,首先它表示这只是“京华”自家的一个小学堂,在外人眼里顶多就是个族学的水准。
再加上又被冠以工匠二字,那就更不值一提了,显然不会教什么高深的学问,没准就是教点什么木工、泥瓦工之类的玩意,叫它学堂,简直都有些有辱斯文,不管文官还是武将,谁也不会对这么一个破学堂有兴趣。
“大少爷,水泥试制成功了!”去年年前才从三慎园调来见心斋做大管家的沈立安兴冲冲地跑过来报喜。
高务实能够理解沈立安为何看起来比他这个始作俑者还要兴奋,毕竟当初的韦希旻等人都得到了重用,他这个当初掌握三慎园财权的内府管事居然差点沦为外围人士,肯定会有紧迫感,现在终于办成了一件在大少爷看来相当重要的大事,又怎能不兴奋?
高务实连花钱都不在乎,自然更不在乎口头的褒奖,夸人的话一套接着一套,把个沈立安夸得满面红光,恨不得掏心掏肺、赌咒发誓一辈子惟大少爷马首是瞻才好。
看过了试制成品之后,又让工匠们试着砌了一堵小墙,交待了他们这堵墙不能淋雨,自己过段几天会再来看效果之类的话,高务实就带着人回到守心楼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