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北伐(七)(3 / 4)

大明元辅 云无风 3592 字 4个月前

撤去就行了。到时候明军回开原驻扎,满洲三部随便他们留在边墙之外和科尔沁一起驻扎也好,还是返回自家领地也罢,那都随便。

在他看来,明军一直在关外转悠是很不划算的,因为明军虽然出征的也是骑兵,但明军骑兵不会带着牛羊跑,“战斗自持力”相比科尔沁根本没得比,就算和满洲三部相比也略有不如。

毕竟人家吃得差,凑合能混个饱就行了,而明军因为实学改革,辽东边军的饮食标准已经在十多年里提高了两次。现在的规定是每顿都要能看见油腥,即便没有肉也得有鱼,量固然并不多,但也仍然加重了后勤的压力。

因此萧如薰是希望明军早些撤回关内的,科尔沁部以及满洲三部自然不会带进边墙之内,但开原边墙离开原并不远,科尔沁部如果驻扎在开原西北边墙之外,一旦有警,明军一天之内就能赶往支援。

至于满洲三部,叶赫与哈达两部是所谓的“北关”和“南关”,这个南北都是针对开原来说的,自然离开原也很近,他们即便回自家领地,要救援科尔沁部也不会超过两天。建州右卫倒是离得远一些,不过他们出兵的人数就很少,在萧如薰眼里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赶不赶得及都无所谓。

两天的救援时间够吗?应该是够的,因为科尔沁部本身也是蒙古游牧,战争期间肯定会加大哨马的侦查范围,两天的预警时间理应能够争取得到。

然而科尔沁部却委婉地表示不赞成这个主意。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内喀尔喀部(科尔沁属于内喀尔喀)原本和外喀尔喀部关系就不太好。这其中的历史原因比较复杂,此处没必要多说。总之双方虽然都有“喀尔喀”之名,但绝对算不上什么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相爱相杀还差不多。

其次,这次阿巴岱赛音汗刚刚被图们陡然一个兵临城下吓得俯首称臣,转头居然就把科尔沁打了个灰头土脸,这让科尔沁的几位台吉、贝勒(说法不同而已)面子上非常挂不住,心里十分窝火,都想着挽回声誉,要报一箭之仇。

在这样的基础上,科尔沁部三位台吉一合计,认为当前联军的实力对阿巴岱赛音汗其实形成了碾压之势,总兵力已经在两倍到三倍之间。这样的优势局面,自然完全不应该“畏敌避战”,撤往开原做小女儿态,而应该雄赳赳气昂昂地去找阿巴岱赛音汗决战。即便不说全歼对手,至少也要打得他逃回和林,终身不敢东望才是。

科尔沁部的意见还得到了叶赫部的支持,虽然叶赫两位贝勒话说得很客气、很谦逊,但意思还是表达得很清楚:他们也觉得应该把阿巴岱赛音汗打痛,让他早点滚回漠北,不要再插手漠南的闲事。

其实他们两人的态度也不是无理取闹,甚至可以说非常就事论事了,毕竟以前图们很少能把外喀尔喀部的人马纠集过来,如果这个口子开成了习惯,那以后图们每次出动都能多两万兵马,对局势的影响可是相当不小。

哈达部的孟格布禄这次倒不算积极——好吧,之前出兵救援科尔沁他就谈不上积极,他这么做其实完全就是给大明爸爸面子,甚至某种程度上是给高务实面子。如今既然能有机会开溜,回家准备过冬不香么?为啥要在科尔沁瞎转悠耽误时间耽误事?因此孟格布禄同意明军撤回开原。

建州右卫的乌尔坤一如既往地表示大明说一我绝不道二,无论萧总戎是要继续追击阿巴岱赛音,还是要撤回开原,总之我建州右卫都一定遵令行事,没有任何不同意见。

或许是萧如薰非常“有大局观”,认为高司徒之所以打这场仗就是牢牢拴住科尔沁部,亦或许是萧如薰觉得不能不给高司徒的两位大舅哥面子,得把叶赫方面的意见当回事,总之经过一番考量,他最终还是决定继续追击阿巴岱赛音汗。

这一追就追得有点远了,跑到了后世内蒙古库伦旗南部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