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7章 南察风波(廿九)破阵(2 / 4)

大明元辅 云无风 3933 字 4个月前

,冷兵器中的绝对主力都是枪矛,长矛兵在古代绝对是古代最有效的兵种。

长柄兵器进入战场,除了车兵与骑兵使用之外,在步兵使用中亦很广泛,方阵中的长矛兵是接续在盾牌步兵后面,利用盾牌与盾牌之间的空隙进行突刺。

步兵对抗骑兵,除了使用火器和弓弩外,排成紧密的方针,用密集的长矛刺杀几乎是唯一有效的方式。

大致在眼下这个冷热兵器交替的时代,如历史上的大明白杆兵、瑞士长矛兵、西班牙大方阵等著名军队,都靠长矛对付骑兵,其中西班牙大方阵还需要靠长矛兵保护火枪手,这和高务实现在这套理念非常接近。

长矛的实用性是非常强的,中国南北朝时期,戟、戈等古典长兵器基本都被淘汰了,军队士兵大规模制式使用的长兵器渐渐就只剩下枪矛一类。而欧洲也一样,自14世纪开始,步兵使用长矛和斧枪(一种瑞士人特有的冷兵器,枪和斧头的合体,中国一般翻译成“瑞士戟”),这导致封建骑士开始衰落。(便宜克制昂贵,昂贵者必然呈现衰落之势。)

冷热兵器交替的时候,通常火枪兵和长矛兵配合使用,当时已经有了使用火绳枪的枪兵队,而因为火枪为单发射击之故,在射击与射击间容易受到敌方步兵与骑兵的突击,在敌方突击时仅有枪托做为防身钝器的火枪兵太过于无力。因此当时的火枪兵身旁常有手持长枪的枪兵负责保护,这也就是西班牙大方阵的真正内核。

一直到刺刀发明才改变了这种局势。有了刺刀,火枪兵也有了强大的近战能力,能单独在近战中对抗敌人的骑兵和步兵,于是开始有国家编制出全员皆为火枪兵的部队,大幅提升战力。

关于刺刀,中国方面最早的文献记载为1606年,何汝宾《兵录》的铳刀,而西方首次出现在17世纪法国巴约讷(nne)的一场农民争执中。当时的农民将小刀插入来福枪枪口内,用以袭击敌人。到了十八世纪时,插座式(socket)刺刀出现,是由火枪枪管的右横方突出的类型,这是因为当时的火枪为前装式,进行装填弹药时不会干扰。

京华目前所产的火枪也还是前装,只不过是燧发前装并配备了纸壳定装药而已,所以高务实搞出的刺刀,也是插座式刺刀。其采用了长矛的刺式攻击,取代三眼铳的钝器攻击,配合火枪三段击而形成一个另类的西班牙大方阵。

好处是武器装备更统一,方便后勤保障,也方便训练,符合高务实一贯的简化后勤思路,使单兵作战能力培养的效率倍增;坏处则是它在真正抵抗骑兵冲阵的那一瞬间,战斗力是不如长矛兵的。

不过,当冲阵骑兵的冲击力用尽,双方开始陷入混战之时,长度更加合理的刺刀,则比长矛兵更加好用。

简而言之一句话,刺刀的最大特色,其实就在于“远近皆可,威力不弱”。换句话说,它其实是个万金油,啥活都能干。

蒙受巨大伤亡而终于冲杀到刺刀阵前的八百蒙古重骑兵,按照布日哈图的战前要求,在战马临近刺刀阵前约二十步时,忽然齐齐掏出一个头套,人向前倾,伸长左臂,将那头套套在马首之上。

巨响的问题,这批精锐重骑兵靠精湛的马术强行控马来克服了,但战马会自动避让“亮而尖”物品的习惯却不好靠马术克服,是以他们临时准备了布头套。

训练有素的优秀骑兵战马,是可以短时间内无视视线而全凭骑士驾驭命令来行进的。蒙古人因为经济原因,重骑兵日益减少,但这在另一个程度上使得能够入选重骑兵的骑手更加精锐,马术更加了得,他们显然有这样的能耐。

张万邦原本镇定自若的脸色在此时变得难看了一些,但他并无惧色,只是深吸一口气,抽出佩刀骂道:“两千重骑兵换老子两千步兵?图们这老小子怕是不懂算术!”然后举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