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再接再厉(2 / 3)

是从波斯那边传过来的,布衣百姓称呼他为明教。

明教的教义,是宣扬人们要相信未来,困难只是暂时的,光明才是永恒的。

一方面是在乞讨的过程中,磨练了小胖子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阅读了明教的教义,让他从内心里灌了一碗心灵鸡汤。

小胖子渐渐从一个弱不禁风的大男孩,蜕变成一个坚强果敢的大男人。

如果说,在没有外出化缘以前,小胖子还是一个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傻小子,可是,经过三年多的化缘生涯,他内心的思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思路决定出路。

对于很多人来说,想到一个好的主意,他们往往只会把他停留在口头上,不会付出实际行动。

但是,小胖子朱重八不是,他是一个胸有大志的人。

他觉得,过这种四处乞讨的生活,等同于行尸走肉,这也是一条不归路。

现在,他还年轻,腿脚也很利索,还能四面八方的流浪几十里路程,讨到半个窝窝头,一碗小米粥。

要是上了岁数,身体不行了,怎么办呢?

总不能眼睁睁地,对着人家的馒头说

快到碗里来。

总得为自己的人生做个规划。

这次,回到皇觉寺以后。

刚刚休息了几天。

小胖子又出去了。

他这次出去的目的,不单纯是化缘,而是想出去走的远一点,多长点儿生活见识而已。

从这以后,他跑的地方,一次比一次远,最远的一次流浪,他还跑到陕甘宁地区去了。

接下来七八年的时间里。

大元朝廷无能,再加上天灾。

等到至正11年的时候,大元帝国的达官显贵们,终于没有几天快活的日子了。

因为,至正年间。

黄河曾多次泛滥。

沿途好几个省份。

灾民流离失所。

元朝政府连续好几年强征80万民工,修筑黄河堤坝,特别是至正11年,征调民工的数量,提高到了130万,这弄得老百姓怨声载道,叫苦连天。

老百姓实在是活不下去了。

整个黄河中下游,淮河方圆几百公里,到处都是流浪的饥民。

各地逃难的民众,在一些投机倒把人的煽动下,渐渐地养成一股一股的,武装力量了。

阜阳的韩山童,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还没有来得及品尝滋味,就被元朝这个大闸蟹,咔嚓夹为两半。

起义军,很快就被元朝政府剿灭了。

小胖子看见他的毛笔字写的,实在是太好了。

小胖子打算委任这个人当他的文书。以后就不上前线打仗的。这也叫做量才而用。毕竟,小胖子手下的人,几乎95以上的都是文盲。大字儿不识一箩筐。

小胖子看见他,写的一手漂亮的字儿,就决定抬举他。把他从火头军,提拔为自己的文书,让他帮自己写个文案。或者是让他平时记个账什么的。或者是自己有什么口头的命令,传达不了,需要书面表达的话。小胖子说了,然后让他润色一下。

尽管,小胖子自己也会写字。但是他读的书,确实不是特别多。有时候也不能完全表达意思。所以,就让眼前这个文书帮他的忙。

眼前这个年轻人。并被封为文书以后。并没有觉得文书的官职太小。反而觉得文书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情。不像火车君一样,在军队里被人瞧不起。火头军往往都是最低等的士兵。然后,连上战场杀敌的机会都没有。说白了,就是大家的炊事员一类的用人。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这个年轻人,被封为文书以后。也没有丝毫的怨言。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得很卖力。毕竟对于知识分子来说,在文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