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派:阿提耶——内科学派和昙梵陀利(Dhanvantari)——外科学派,从而使其成为一门更加系统化的科学。
这两大学派编写了阿育吠陀医学的两本主要着作—《遮罗迦集》(Caraka Samhita)与《妙闻集》(Susruta Samhita)。这两本医学经典均着于公元前1世纪上半叶。
《遮罗迦集》由伟大的印度医祖遮罗迦所着,并经阿提耶补充修改,它至今仍然是应用最广泛的阿育吠陀内科医学着作。
妙闻继承了印度医学始祖昙梵陀利学派的理论,他编写的《妙闻集》收集了修复外科的各种知识,包括换肢手术、整形外科手术、剖腹手术甚至脑外科手术。同时,他还以发明了鼻整形术而闻名于世。
大约在公元500年,第三部重要的阿育吠陀医学着作《八支心要集》(Astanga Hridaya)问世。它综合了阿育吠陀医学两大学派的观点。从公元500年至公元1900年,16部重要的药物专着Nighantus作为对阿育吠陀医学经典的补充逐一问世,收集记载了各种新药物,并在用法上进行了扩展,同时摒弃了陈旧的药物和物质辨别方法。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有证据表明阿育吠陀医学曾丰富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医学体系。通过与印度的海上贸易,埃及人了解了阿育吠陀医学。亚历山大大帝的入侵,使希腊人和罗马人接触到阿育吠陀。传统的尤那尼(UNANI)医学就是在这种交流中形成的。
三、阿育吠陀的四个原理
阿育吠陀是《阿达瓦吠陀》其中的一篇章节。根据历史记载,这篇章节讲述了疾病、受伤、生殖、心理健康以及所有关于生命的秘密。维持健康与预防疾病的方法在《梨俱吠陀》中均有所体现,《梨俱吠陀》讲述了都夏(Doshas)-瓦塔(Aata),皮塔(Pitta)与卡帕(Kapha),以及用于治疗疾病的多种草药与矿物的使用方法。五元素(Panchamahabhutas),土、水、火、风、空组成宇宙的基础并塑造了所有生物的形态,这是阿育吠陀的核心内容。
1、五元素理论:阿育吠陀认为,宇宙中包括人体在内的万物都是由土、水、火、气和空间(大气)五种基本元素组成。这五种元素在人体内体现为三种不同的能量(doshas),称为瓦塔(vata)、皮塔(pitta)和卡帕(kapha),这三种能量处于完美平衡状态时,个人享有完美的健康和长寿。
2、 三能量理论:阿育吠陀认为,人体内的三种主要能量(doshas)是瓦塔(风)、皮塔(胆汁)和卡法(粘液),这三种能量是人体有机体的三个主要支柱。当这三种能量处于完美平衡状态时,个人享有完美的健康和长寿。这三种能量互相交织、融合,影响一个人肉体、灵魂、心智、情感、人体的方方面面。当三种能量均衡时,人体就处于身体和精神完全健康的状态,而当三种能量不平衡时,就会出现各种身心上的不适,疾病便由此产生。
3、饮食调理:阿育吠陀通过食疗来调理身体。根据每个人不同体质,给出适合的食物菜单,通过合理膳食,可以长时间保持健康,预防疾病。这种调理方式强调根据季节、体质和个人需求来选择食物,以达到身体的平衡和健康。
4、 自然疗法:阿育吠陀利用纯天然草本植物来治疗疾病。自然间的万物为人所用,通过使用植物来修复身体的不适,阿育吠陀中有详细的关于如何运用植物来对各种病况进行疗愈。根据个体的体质类型和疾病的特点,阿育吠陀提供特定的草药组合和制剂来恢复平衡和健康。
同时,阿育吠陀理论还认为人的体内主要有七种组织(Sapta-Dhatu),它们是: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