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谁为君子(1 / 2)

我是正德帝 吾观复 1245 字 3个月前

杨一清何尝不知这是皇帝在行堂堂正正的光明正大之道,一问一答之间让臣子说出他想让臣子说的话,然后搬出律令,使朝野都知道皇帝现在虚心纳谏,是接受了臣子的建议来决定的。这样看你们还有什么话来搪塞。

而且总是站在道德至高点来判决,让你根本就躲不掉,如果敢违背,不用皇帝批评你,外面的清流都喷死你,你的好人人设就废了。

杨一清道:“启奏陛下,投献之风自古有之,可令有司察举不法,发现就上奏,刑部、大理寺议罪处罚。”

朱厚照叹了一口气道:“朕如何不知?只是如此形势之下,治不了根。到后来不出百年,国无税可征,国穷民困,又是天下大乱。”

朱厚照一点没说错,到嘉靖在位,通过二十多年的奋斗终于发现还是干不过这些文官的时候,皇帝终于也加入了这个掠夺群体,并最终在法律上形成确认了“士绅无需纳粮”的制度。

“现任甲科京官一品,免田一万亩,以下递减,八品免田两千七百亩。外官减半。致仕免本品十分之六;未仕进士优免田最高可达三千三百五十亩,未仕举人优免田一千二百亩;生员、监生八十亩。”

杨一清闻言心惊肉跳:这是要对赋税徭役动手!?

杨一清决定不接话。

朱厚照见他不吭声接着说道:“离骚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朕常常读之,接到了浙江的奏报,触目惊心更是深有体会!”

杨一清还是不接话。

朱厚照于是问道:“卿果真无良法可杜绝此风?”

杨一清于是说道:“朝廷优待士人,乃祖制不可轻动。”皇帝,老实点,这动静太大,我干不了,你也干不了。

朱厚照道:“太祖高皇帝尝言:‘贪墨六十两以上者,剥皮萱草。’此乃祖制否?”别拿祖制说,太祖高皇帝的祖制多着嘞,不能有选择的遵守。

朱厚照通过这些日子的恶补,以及张璁、浙江的奏报将信息提炼串联出来,总结出了为什么会出现自耕农的佃农化、农奴化,不仅是平常百姓,就是中农、富农也摆脱不了佃农化、农奴化,那就是因为徭役!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万历年间的张居正改革有着群众基础的。

大地主阶级也背叛了自己的阶级!

杨一清道:“陛下,此中牵涉太多了,宗室、贵戚、卫所、豪绅、乡宦,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着不慎就是亡国之危、天下大乱啊。”

君臣之间沉默了,杨一清在等皇帝的态度,这很重要,自己有义务扭转皇帝的这种危险的思想。

过了一会儿,朱厚照起身伸了一个懒腰道:“你看你,朕随口问问,你张嘴闭嘴不是亡国啦,就是天下大乱啦。”说着把手中的暖炉放到了案几上,“没意思。”

杨一清闻言知道皇帝只是放弃了那危险的想法,于是说道:“臣绝无此意,陛下行王道,何愁朝廷无众正盈朝之像?何愁不天下大治?”

“屁!”朱厚照心中骂道。但是脸上挂着热情洋溢的笑脸道:“现在不就众正盈朝?”

又坐下来道:“哎呀,说着说着就说远了,正说着杨阁老呢,怎么扯到这里来了。”

不是你提的吗?杨一清仍然腹诽道。现在看来杨廷和的担心很对,面前的皇帝行事作风越来越像宋神宗了。

只是现在还没发现到底谁是王安石!

如果朱厚照要是知道杨一清的想法估计会说:“宋神宗?倒要看看,自己能不能比他做的好。”

杨一清说道:“陛下心怀国事,忧心天下,此社稷宗庙之福。”你提的。

朱厚照闻言道:“朕不敏,不能效法祖宗故事,惭愧。”

杨一清见皇帝这样谦虚,以为是失落了,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