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慨了句。
……
乔喻感觉他亏了。
这种大锅饭式的收费方式不太对。
有些师兄的论文,其实看着还是不错的,即便文章内容本身感觉没什么营养,感觉很水,跟老薛之前给他发的那些参考论文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但起码基本论文规范都挺到位,只需要稍微修改一下应该就能达到老薛的要求。
但也有些师兄的论文,那就真叫一个惨不忍睹。
还真就是好看的论文千篇一律,糟糕的论文各有千秋。
这些师兄他只收五百,是真的亏大了。
比如明明就有很多文献管理工具,但就有师兄引用个文献都特么能出错的,这他能找谁说理去?
于是本来准备放松的国庆假期,他就都忙于给师兄们的论文提各种意见去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好处。
起码乔喻深刻理解到了,当一位负责任的导师有多痛苦。
并坚定了以后他如果真成了大教授,收学生的时候,绝对要宁缺毋滥的决心。就是一个学生都收不上来,显得很没面子,也绝对不要那种达不到要求,只想浑水摸鱼拿个文凭的学生。
还好在这些作业论文都不属于那种需要大篇幅去论证的大论文,唯一麻烦的是在修改这些论文前,他需要先去阅读许多文献,既包括了论文里引用的文献,以及老薛之前提供他这些正牌学生的一系列资料。
甚至还会阅读一些引用的文献中引用的文献。
对于乔喻来说,这些阅读过程,也的确加深了他对数学方面的理解。
大半个十月高强度的提升了知识广度的同时,乔喻发现了一个让他觉得挺尴尬的现实。绝大部分中文文献中所用到的数学工具都是国外数学家率先发现的。
国内绝大部分数学方面的所谓开拓工作,都是对已有数学工具的延升或者说拓展。乔喻几乎没看到能让他眼睛一亮的新数学工具或者说数学思想。
起码在这个十月他所接触到的这些文献,基本都是这种情况。
好吧,这其实本不该是他一个中学生应该觉得尴尬的事情。
主要是其中用到的一个数学工具涉及到了他打算一生黑的麻省理工。
比如麻省一位名为Abhinav·Kumar的教授,就为这些论文提供好几个数学工具。很多华夏的文献都引用了这位教授的十多年前发表的论文。
这让乔喻有点烦,都特么2024年了,这位教授怎么还没从麻省理工这所即将日暮西山的高校跳槽呢?
但不管怎么样,乔喻是对得起他拿得那四千块补课费的。
那些原本水平或者说态度就很正常的师兄自不必说,乔喻干脆就尽心尽力的按照标准流程修改,在扩展阅读了诸多文献之后,对一些证明过程进行了优化。
至于另一部分水平明显不太正常的师兄,乔喻也尽心尽力的给了各种细节上的审核建议。照着改,总能改好的。反正就是一次作业而已。
就这样,整个十月乔喻都过得极为很充实,每天都忙忙碌碌的。
就连国庆七天假,被夏可可那丫头又拉出去逛了次街,也只活动了半天时间。
其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单独为他提供的自习室里度过的。
没办法,这个世界的规律就是这样,钱难赚,屎难吃。
最让乔喻欣慰的是,老薛并没有就他的师兄们出钱给他审核论文,表达任何不满情绪。当然也可能是这些师兄们压根没跟老薛提起过,但不管是哪种原因,都让他很开心。
虽然理论上说,乔喻已经就他这种行为打好了补丁。
真要让老薛知道了,那也是师兄们怕他耽误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