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2章 一个纯粹的人(1 / 2)

尼森佝偻着腰,从屁股口袋里找出两张卫生纸,再掏出始终不离手边的钢笔,艰难的在上面写下几个词。

“药物效应”和“原代细胞”被尼森写在最上方,然后才是动态质量重测法。

尼森今天原本是没有准备做笔记的,他在阿斯特拉公司做了十五年,此前则是挪威好几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属于功成名就后,才出来到产业界赚钱的一类人。

因为其本人对基础生物学界的熟悉,尼森对于大部分的生物学家都不屑一顾,会参与今天的讲座,只是因为办公室里的其他人都参与了。作为在瑞典工作的挪威人,尼森并不想显的特立独行,不管理由是什么。

如今看来,尼森觉得自己是来对了。

唯一遗憾的是,他并没有带来合适的笔记本。

他看看左右,两边的人都带着不薄的笔记本,正在低头做着笔记,他们的笔很快,字迹潦草,但几乎将杨锐说的话,都给写了下来。

尼森有点羡慕。

他觉得大家今天是走了运,出身于中国的杨锐,显然没有给予自己的学识以足够的重视,以至于他将这么重要的东西,平白无故的说了出来。

人体细胞的药物效应,可是制药公司拼死也想研究出来的课题啊。

药物究竟在人体内如何变化,或者所谓的药动力学,不知道难死了多少研究者。

谁能想到,一名中国学者,竟然就这样将之研究了出来。而且,竟然是做g蛋白偶联受体的闲暇时间里,做出来的。

&n蛋白偶联受体的旗帜的人,可以说是生物学中的顶尖人物了,不过,轻松自如的做出药物效应的研究?

尼森很想说难以置信,可是,耳中听着杨锐开阔而不失详细的描述,他不想如此贬低对方。

任何贬低,在这个时候,都不应该在研究人员心底泛起。

尼森再次在卫生纸上写下了两个单词,然后看看前面渲开的字迹,又有些懊恼。

他实在不想浪费摆在眼前的机会。

“你好,能给我两张纸吗?”尼森艰难的开口。

对瑞典人、挪威人和丹麦人来说,请求帮忙始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在另一方面,帮助他人则是令人赞赏的品质。坐在尼森旁边的研究员毫不犹豫的从笔记本上,撕下七八页纸,递给尼森,问:“足够吗?”

“足够了。”

“好的。”

两个人的对话很简短,但都各自感到满意。

在瑞典,帮助别人是不能过于主动的,你得先确定对方是否愿意接受帮忙,否则,看见别人推车费力就冲上去用劲的人,即使不被训斥,也会惹来一腔的埋怨。

尼森旁边的研究员早就想帮助他,但是,也只能在尼森主动开口以后,才撕纸给他,免得尼森只是喜欢在卫生纸上作画。

许多人将瑞典的习俗,看做是维京人的海盗文化的遗留,瑞典人本身却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他们更在乎目标是否达成。

譬如杨锐正在讲解的“动态质量重测法”,就令许多人有了距离目标更近的感受。

“动态质量重置法,获得的是光信号。这个信号,是g蛋白偶联受体激活的所有信号通路的总和。仅仅如此,我们是不能判断细胞对g蛋白偶联受体的反应的,好在我现了另一点。”杨锐的讲课称不上生动,但是逻辑清晰,层层推进,听的在场研究员们暗自点头。

这就是科研人最喜欢的讲座模式了,有干货不枯燥,有点像是公文写作。

研究员们的时间都很紧张,这次也是因为杨锐的名气,才愿意来听讲座的,他们自然是想要听到有用的内容。

杨锐也很清楚此点,偶尔卖一个关子,并不会浪费大家的时间去猜测,而是紧接着道:“据我观察,光学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