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章 一纸通知(1 / 3)

“我带了点广式点心来,恩,不知道你们喜欢吃什么,就各样拿了几个,这是马蹄糕,这里装的是粉果……哦,还有老婆饼,澳门特产好像,大师傅听我说是朋友生病了,特意给做的,这个比较耐放,?an &n?”杨锐像是百宝囊似的,将一份又一份的点心从竹篮和木盒中拿出来。

竹篮和木盒都是粤菜馆子自制的,稍微具有一点保温的作用,主要是好看好用,适合点心的模样。

要说80年代的生活,最大的不便是没有网络,缺少好用的电脑,除此以外,对有钱人,特别是杨锐这样的有钱人,反而是更舒服的。

首先是路上不再堵车了,不管是自己开车还是坐车,一路都是畅通无阻的。上下班会堵起来的反而是自行车大军,它们的数量太多,以至于成千上万根本不是虚词,而是正常的数量描述词,当一家两家十家二十家的上万人的工厂,都在晚上六点钟下班的时候,马路上的拥塞可想而知。可是,对于自己开车或者坐小汽车的人来说,马路中央永远都是放开了跑的,就像是古时候的御道似的,无比方便。

除此以外,食物也是80年代的优势。

尽管21世纪以后,有很多美食流派被发明了出来,比如分子美食,比如低温烹调……牛排用低温烹调的方式来做,也确实很不错,但是,这些美食流派并不具有统治力,换言之,就是它们的味道不错,但是并不能取代现有的美食流派。

不需要分子美食,不需要低温烹调,依旧能够吃到令人震惊的美食,而且更简单,更实在,更加方便。

就比如杨锐常去的粤菜酒楼,他只是偶尔自带相机,随手拍摄了美食图,并且送了给大厨,就得到了特殊对待。其实,就是没有这个步骤,杨锐在其他馆子,基本也都能寻找到特殊礼遇——别看现在的国营餐馆的态度不好,但只要给予恰当的正面刺激,他们的态度都是能好起来的。

至于厨艺,反而不再是问题所在了。

这正好与后世的餐厅相反。放在2000年以后,国内的高档餐馆,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味道不稳定,倒不是厨师的手法有什么问题,而是厨师的流动性,令味道根本稳定不起来。

国内饭店的大厨流动性其实并不高,偶尔就算流动了,老板通常也会很重视,填补水准高超的厨师的速度都很快,另外一个,大厨的厨艺水准实际上都是超过普通人品鉴水平的,也就是说,对一名只是来吃饭的普通人来说,换没换大厨,根本没什么影响,他们或许能发现味道不同了,但是,水准依旧高超是没问题的。

真正影响到普通人对饭店观感的是普通厨师的流动,尤其是新手厨师的操作,往往具有超出常人理解的失误可能。

这也是许多国内餐厅的午餐特价,总是大失水准的原因。

大厨通常都是只负责晚餐的,新手厨师通过午餐来练手,顺便给个特价来降低客人的恶感度,又是一门不错的营销手段。

而在80年代,餐厅却完全不用担心厨师的流动性。

就像绝大多数单位那样,餐厅的员工基本是毫无流动性的,在这种环境下,即使没有想要好好练习或者学习的念头,成年累月的工作,也自然增长了熟练度。

水平高超的厨师有常年配合的熟练工,这样的餐厅稍微认真一点,能够做出的美食距离完美已经不遥远了。

杨锐最近几年都是想方设法的吃着这些后世难得的美味,今天晚上,也是想到姜志军要孤零零的在医院中度过,才大发慈悲的带了广式点心过来。

而且,他这一口气就带了十几种的点心,虽然每样都只有两三个,总量却很是不少了。

桌子上放不下,又在窗台上摆了一排,杨锐才笑着说道:“基本都是素馅的点心,因为想着胃出血大概不能吃肉。”

“多谢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