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上中下策(1 / 3)

&nn&nrred>

英语考试,许静表现的沉着而冷静。

西堡中学的女生们一样不饶人,说话的内容语气经常能气死人,昨天晚上,她们都没有背后说人,差不多是当着锐学组的几个女生的面,发出讽刺之刺。

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锐学组的待遇早就让她们嫉妒了。

许静是强迫自己才睡着的,以至于今天的精神都不太好。

不过,即使精神再不好,也不会比题海练习的时候更疲劳。

在做前半张试卷的英语选择题的时候,许静几乎是下意识的给出答案,脑袋根本用不着去思考。

原本也是用不着思考的。

80年代初的英语考试,粗糙的像是原木似的,出题的老师最多将最原始的题目砍掉些枝叶,就将之当作考题放了出来。

不这样做是不行的。77年高考的时候,全国六七百万人参加高考,不懂英语的有六百万人,能分清26个英文字母的人就算是十里八乡的英语达人了。到1982年高考,英语才被正式列为高考的科目之一,即使如此,能得到及格成绩的考生依旧寥寥。所谓中国人的哑巴英语,到了2000年仍然频繁出现在媒体,但到了2010年,就渐渐的销声匿迹了。

回溯30年,现在高考生别说是哑巴英语了,能有非哑巴型初中生的水平,掌握几个时态的同时记住两三千个单词,就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

他们开始学英语到现在,差不多也就是两三年时间,除非把大量精力用于此处,否则,还真不一定能够抗衡后世从小学开始就学英语的少年们。

高考的录取分数也可以体现出学生的水平。如果报考英语类专业,在英语成绩合格的前提下,英语专业的考生的录取分数比普通考生的录取分数能低20分。

例如1982年,河东省高考370分就能读本科,但你考英语专业,却是单独录取的340分。

所以,为了保证在选拔性考试中拉开分数,英语是不可能出难的。否则考试也没意义了,优等生和差生都得靠猜。

许静心里有气,做题反而沉得下心,她现在什么都不想,就想好好的做完整份卷子。

这也是今天早饭时间,杨锐所说的方式:用实力证明自己。

就连其他学生很关心的时间问题,许静也不在乎了。

她就按照平时做题的节奏,稍微放缓一些,快速的做下去。

事实上,这是最正确的做法。

监考老师刚刚提醒“还有半个小时”不久,许静就做完了全部英语试卷。再用心检查一遍,一个半小时就到了。

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来说,这种节奏是最容易出成绩的。

杨锐在后面看着许静的表现,微微点头,也放心下来。

论心理素质,鸿睿班的学生仍有欠缺,但心理素质这种东西是练出来的,大城市的孩子从小就有机会参加演讲比赛、歌舞晚会、辩论会、运动会种种,自然而然的就有了在人前人后的自信,西堡中学的学生既没有这种机会,也没有这种认识,许多人一对一的说话都会羞涩,一辈子就没有经历过几次需要自己做决定的重要时刻,缺乏心理承受能力也是必然的结果。

但是,与需要耗费上万个小时才能掌握的知识相比,心理素质这种东西要锻炼起来就太容易了,普通学生只是没有锻炼的机会罢了。

对锐学组的成员来说,一次意料之外的预选,未尝不是一次好事。

英语考试结束,所有人都去二中的食堂吃饭,这是对方学校给大家的便利。

杨锐却特意要人打饭回来,免得大家陷入无休止的试卷讨论中去。

志气什么的有一点就可以了,量太大也会撑死人的。

英语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