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起身走到了门前。
“哟,居然是绩哥儿你开门,这是你家的信。”
门外,一个骑着三轮车的信差看到韩家小子有些诧异,但很快笑着拿出了韩父寄来的信。
“多谢刘叔,刘叔要不要进来喝口茶?小子刚煮的。”韩家小子接过信,便侧过身子示意刘信差里面请,不过刘信差摆了摆手:
“今日的信件还多,就不留了,等你爹回来的时候,我再上门叨扰。”
“走了!”说罢,刘信差骑着三轮车离开了韩家门口,韩家小子看着他远去,也转身回到了院内,关上门后拆开了信。
“写了什么?”韩李氏走到了厨房门口,眼里有些期待的看着韩家小子,而他也打开了信件。
吾儿绩……
韩绩打开了信,一字一句的读出了韩父所写的信件内容,总的来说这是一份家书。
韩父交代了他会在腊月二十左右返程,大约腊月二十二就会抵达家里,这次他攒了二十一天假期,正月初十才收假,估计可以住到初七。
除了这些,韩父主要交代了他从同僚口中听到的一些消息。
比如朝廷会在五年内开办南直隶的官学,他们不用攒银子去京城了。
其次就是他的官职提前得到了升迁,并且被调到了距离扬州比较近的镇江府,担任镇江府丹阳县的总书(收取赋税的职位)。
说完了这些,韩父又询问了一下韩李氏过的怎么样,让韩绩不要气到韩李氏,好好听话,多看书,争取日后恩科入选,成为一个官员。
“你爹也是,过几天就回来了,还差人送信。”
韩李氏嘴里说着埋怨的话,但脸上的笑容却藏不住,显然他对韩父带来的好消息十分满意。
至于韩绩,他在看完信后则是询问娘亲道:“丹阳县到我们这里有多远?”
“百二三十里吧,我听你爹说过,是个很繁华的地方。”韩李氏不是什么大家闺秀,也读不起女学,因此识字较少,基本都是韩父与她婚后教导她的。
在她的认知里,上官桥镇就已经十分繁华了,她从没有走出过上官桥镇,和这个时代大部分的人一样,一个镇子,可能就是他们去过最繁华的地方。
“笃笃……”
“绩哥儿!”
忽的,门又被敲响了,一道稚嫩的声音响起,韩绩听闻当即起身。
他快步走到了门后,将门栓拉开,出现在他眼前的是一个身着褡护,背着行囊,似乎要出远门的少年郎。
“何琦?”看到是自己的朋友,韩绩放松了警惕:“你这是……”
望着何琦背上的行囊,韩绩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而站在门口的何琦则是带着一丝沮丧:“我爹要带我们去吕宋,我是来找你告别的。”
“去吕宋?!”韩绩声音不由拔高,毕竟何琦是他从小的玩伴。
“谁去吕宋?”听到有人要去吕宋,韩李氏也走了出来。
“何家小子你要去吕宋?”望着熟悉的面孔,韩李氏也跟着拔高了声音。
“嗯……我爹要带我们去吕宋,镇上的田都已经卖了,我是来告别的。”
何琦解释了一下,韩绩闻言不由面带忧虑:“怎么会去那么远的地方?”
“听说吕宋有官学,而且每个人发三亩熟田,十七亩生田,我家里人多,我爹想着去吕宋划算。”何琦解释着。
他家的情况,韩绩和韩李氏都知道,原本一家有六口人,但家中只有三亩薄田,只能靠他父亲和他爷爷打些零工度日。
天启九年,朝廷镇上的李举人不知道犯了什么桉子,被朝廷抄家分田,何家因此分到了六亩田地,但九亩田依旧养不活家中六人。
本来打些零工还能勉强支撑,但随着今年旱情以来,许多乡下的人都上镇上打工,他家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