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京中轶事(1 / 6)

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6524 字 2023-04-12

“噼里啪啦……”

正月二十八,伴随着钦天监张灯结彩,礼花作响,一部耗时两年的《历法》终于修成。

当这部还未命名的历法送到朱由检手上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就是皱眉。

“殿下,此历法便是老夫与钦天监六百余名官员根据钦天监过去二百余年的记录总结,再配合去岁观测天象所得,请殿下赐名。”

承运殿内,当朱由检拿着手中历法翻阅的时候,身着斗牛服的徐光启对他作揖,描述了钦天监数百名官员修撰这部历法的艰辛。

此刻的徐光启已经是一个仅有散阶的“平民”,而历法修撰完毕,也就代表他可以回家休息去了。

“这历法修撰的时间不到两年,确定准确吗?”

朱由检拿着手中历法,带着怀疑的眼神看向徐光启。

这不怪他疑神疑鬼,而是《历法》也就是《农历》,这是关系到老百姓吃饭的东西。

朱由检不可能用公历,因为这玩意除了统一世界标准外,对眼下的大明没有任何作用,并不如农历对农民来得重要。

就算朱由检不修撰历法,也不可能用纪念耶稣的公历,要用也是用纪念黄帝的《黄帝历》。

“回殿下,《授时历》也只编撰了三年,但它依旧用了三百余年,而眼下我朝修撰的历法,不仅仅站在《授时历》的肩膀上,还使用上了观测天文的望远镜,所观测的差值比《授时历》更准确。”

面对朱由检的质疑,徐光启很自信地说道:“如果殿下不信,可以看看此历的第九页。”

“天地是圆的,而根据殿下您所着的《天文》一书中提过“自转”和“公转”,想必您也了解天地自转越来越慢的事情。”

“前朝的《授时历》中,其法以三百六十五点二四二五日为一岁,而钦天监的官员仔细观测后,实际上《授时历》并不准确,真正的数据应该是三百六十五点二四二三日为一岁。”

“燕山毕业的学子,以日躔(太阳)、恒星、月离(月亮)、日月交会(日月食)、五纬星(五大行星运动情况)、五星交会(五大行星位置变化)来进行推算、观测各大星辰的距离和位置。”

“又以日、月、五大行星的运动轨迹采用了本轮、均轮,最后才得出了正确的律法。”

“以此历来作为黄历,则天下百姓农事无忧矣……”

徐光启由衷的感叹自己居然能完成一部传承数百年历书的编撰工作,而对于朱由检来说,只要历法没问题,那就可以颁布了。

朱由检从不觉得西方人比东方人聪明,尤其在天文这块。

中原五千年的文明,真正落后于西方的天文学也是元朝以后的事情了。

哪怕后世的西方天文研究者,对于宋金元时期的科技水平和文明程度也是十分佩服,几乎一致认为达到当时世界的最高峰。

宋代的大多数历法比唐朝的要精密的多,至于为什么历法在元代以后没落,主要还是由于天文研究的命令禁止和思想禁锢。

例如这次的历法为什么研究的这么快,主要还是因为负责这次历法研究的官员,清一色都是顺天学府天文院毕业的官员。

朱由检自己是没有什么天文方面的知识,顶多知道宇宙是个什么模样,但是即便如此,当他把这些写在书上,并且收集了大量朝廷明令禁止的天文书籍给天文院学子阅读学习后,他们自己就脱颖而出了许多天文方面的佼佼者。

也正因为有了他们,徐光启的历法才会编撰的这么快。

想到这里,朱由检翻阅着历法,不免有些感叹思想禁锢的弊端何其严重。

“请殿下为此历法赐名……”

见朱由检对历法爱不释手,徐光启趁机让朱由检为其取名。

这种事情,本该是皇帝来做的,但徐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