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方法(2 / 3)

不过文学创作方面,却也谈不上什么溢出。甚至连你都比不上。”

“史学和文学,你有方向了吗?”

“史学方向,宋史吧,因为宋代留下的资料虽然流于琐碎,但是量是最大最丰富的。文学的话分为创作和研究,创作我想过一本长篇,但是现在还在资料收集和积累阶段;研究方向是古典诗歌,从宋代往上追溯,争取能够到魏晋。”

“宋代史料的确纷繁,能出成果也不错。”辜振铎点头。

“历朝史家,最让人头痛的的魏晋南北朝,当年欧阳修都吃不消。”周至在辜幼文面前一点不敢嚣张:“这方面祖祖是大家,相比您老人家,我以宋史为方向,几乎就是投机取巧了。”

“那也不叫投机取巧,缺失有缺失的难,芜杂有芜杂的难。”辜幼文说道:“宋史,所花的精力不会比韵学差,光一个官制就是一本大辞典。”

“祖祖,量大不怕,就怕不够,因为……我们现在可以借力啊。”周至说道。

“借力?”

“对,信息技术。”周至点头:“准确说,计算机信息技术。”

“什么意思?”

“如果我们能够建立起一套《宋史》计算机信息数据资料库,将涉及的资料都录入进去,为每个人物的年表、轶事、官职、尊称、字号、关系人物,相关作品等,都给打上标签,然后通过输入人名,就能够将人物所有的巨细资料都检索出来,还可以按照年头排序。”

“这样我们只需要输入‘苏轼’二字,就能得到一部《苏东坡轶事汇编》;输入‘欧阳修’三字,就能得到一部《六一居士轶事汇编》,在其名下的‘作品’一栏敲下回车键,就能够跳出史书、策论、诗词、散文等细类,将《新唐书》,《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集》都分列在其下,是不是很方便?”

“这……”辜幼文和辜振铎已经震惊莫名了:“这是……跨学科?”

“其实也不算完全跨学科吧。”周至想了一下:“史料本来就是信息,只不过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信息。而信息技术,不就是为信息而服务的技术吗?”

“这工程……”辜振铎想了一下那个难度:“大到没边啊……”

“祖祖,爷爷。”周至说道:“想想《四库全书》,《永乐大典》,我们怎么也不会比古人编史还难吧?”

“其实韵学也可以照此方法,还能将声音也收录进去,给大家一个参考。”周至继续说道:“要是录入一首《醉花阴》,能够让计算机用《广韵》音律读出来,应该是一种很好的体验吧?”

“达文说得其实有道理。”辜振铎已经进入专业思考轨道了:“不过这对工程管理者的要求就很高了,不但需要文理兼通。而且前期准备工作……还有国家扶持力度……”

“我们可能是指望不上了……”辜幼文说道:“不过达文他们这一代,大有希望。”

“宋代史料我们学校还是比较丰富的,不然我儿子也不会专精。”辜振铎开始引诱周至:“好些还是文物,毕竟当年蜀川也是出过三苏大家,抗金抗元也是坚持到最后的,当年的眉山雕版天下驰名,我们学校的图书馆里,可是有不少重要文物噢……”

“家里有一本颜中其的《苏东坡轶事汇编》,也给周至找出来吧。”辜幼文对辜振铎说道。

“这本书家里也有?”周至不禁大喜:“那太谢谢爷爷和祖祖了,这本书对我很重要!”

颜中其是东北师范大学的教授,宋史专家,而且对于赵郡苏氏一门专精,其中最深刻的一位,自然是苏轼。

该书基本将宋代各种笔记、诗话、词话、文集、方志、野史、正史里边关于苏轼的大小轶事,都按照年代做了划分采纳,涉及的古人著述两百四十多种。

周至那部历史,背景时间几乎与苏轼生平完全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