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半载天子(1 / 2)

弘昌十八年。

兼永兴一年。

永兴帝任用奸臣,贪墨军饷,引发哗变围攻皇城。

幽禁冷宫的废太子赵宪,联手仁人志士,入上阳宫觐见。

张正阳言辞恳切:“陛下,为了国朝安稳,老臣斗胆,请陛下禅位中宗嫡长子!”

永兴帝气急攻心,卒!

由于永兴帝只当了半年皇帝,五月登基,腊月驾崩,史书称其为“半载天子”。

所以当年上半年为弘昌十八年,下半年为永兴一年。

赵宪登基后,宣布宽赦三王府刺杀、谋逆之罪,奈何三王府满门死绝,只能让宗室从旁支过继,以延续香火。

文武百官,宗室勋贵,皆言陛下仁德!

登基三天后,正是大年初一。

赵宪宣布新的年号为景隆,携文武百官拜祭太庙,昭告先祖。

此时。

太庙官吏才发现,山河鼎不翼而飞。

朝野哗然。

景隆帝命锦衣卫严查,很快得知叛乱当晚,不少人听到咚咚咚雷霆声响。

值守军卒言称:当晚亲眼见到大团紫气,直向北疆飞去!

景隆帝登基方才几日,不敢随意调离京营、禁军,此事终是不了了之。

工部重铸祭祀大鼎,重量超十倍,以金丝银线铭刻凤阳国地图,又镶嵌翡翠宝玉,奢侈华丽远超山河鼎百倍。

景隆帝万分满意,命名为“景隆鼎”。

山河鼎遗失,民间传出各种流言,少不得说永兴帝诛亲弟,景隆同样如此,终是怒了凤阳国先祖。

后野史记载:鼎落北疆,此天命也!

……

朝堂变幻,你方唱罢我登场。

皆与周易无关。

马车日夜不停,中途累死数匹马。

三日后。

大年初一。

周易已经出了京畿地界,来到了宣州中部。

北方六州,唯宣州不属于北疆,由于北边界是天险蛇盘山,已经愈百年未经战乱,治下城池颇为繁华。

彭山县。

城西一片矮山,名为彭山,因此而得名。

此时。

城门外搭起了粥棚,大片蓬头垢面的流民,拿着锅碗瓢盆排队领粥。

周易勒马问道:“这位老哥,宣州哪里遭灾了?”

“俺们是从北疆逃来,那边又打仗了。”

老者面容黢黑,已经看不出年龄,怀里抱着个婴儿,用手指沾着粥汤喂。

周易疑惑道:“朝廷不是一直议和?”

大雍趁着凤阳国权力更迭,北疆军心涣散,一举夺回了失地。永兴帝登基之后,调各地州府大军北上,与大雍军对峙。

永兴帝有老爹攒下的家底,当真打起来,不一定输给大雍。

大雍皇帝也未贪得无厌,要求凤阳国割地赔款,并从太庙中还回当年皇子、元帅尸骸。

两国使臣扯皮许久,并未定下具体章程,怎么又打起来了?

老者摇头道:“打仗的事儿,俺老汉哪知道。”

旁边年轻些的流民说道:“听说是咱们这边,有将军不认输,偷袭了大雍军,火烧连营死了好几万人呢!”

“他们杀痛快了,苦的是咱们。”

“不能这么说,打赢了还是好事,就怕又输了!”

“知不知道谁烧了大雍军营?逃回来的二狗子说,是个才十来岁的小将军,据说是姓周还是邹,没听清。”

“那可厉害了,比镇国公也不差。”

“要是镇国公还活着,大雍那些狗崽子,哪敢打仗?”

“……”

流民知晓的消息,多是传了几手十几手,真真假假待定,大体方向应该不会差。

“凤阳不宣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