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上会怎么做,以他对京城那帮人的了解,不管许一凡是不是叛将之子,都不重要,说他是就是,不是也得是。
徐诗芷保不住他,齐若兮也保不住他,至于东海城这边的人,更不可能保住他,李嗣源很想看看,到了许一凡被定罪的时候,徐诗芷会是什么反应,你喜欢他,无所谓,我把他弄死就可以了,反正他死了,你就没什么念想了,至于你是恨我也好,还是诅咒我也罢,都无所谓了,我要的是你这个人,又不是你的心,要心做什么?拿去喂狗吗?
李嗣源这一次来东海城,除了是做最后的情感努力之外,更多的还是给京城方面的人施压,我是质子不假,但是,想要西征,也可以,但是没有燕王府的配合,你集结再多的军队又能怎么样,想要我燕王府出工又出力,没有点儿好处怎么能行。
其实,对于李嗣源而言,这一次他来东海城的主要目的,不是和徐诗芷在情感上取得什么突破性的进展,如果有的话,几年前就有了,他只是告诉所有人,徐诗芷是他李嗣源看上的女人,谁都别想动,他来东海城是接徐诗芷回京的。
至于徐诗芷愿不愿意跟着自己回去,那是另外一回事儿,她怎么想其实不重要,只要大势下来了,徐诗芷不回也得回,等到西征开始的时候,徐肱不妥协也得妥协,皇帝不会因为一个大臣的女子,就放弃国家的利益的,个人的利益在朝廷的利益面前,是不值一提的。
阴谋吗?
不,这是阳谋,摆在桌面上的东西而已,大家心里都清楚,炎武帝心里也非常清楚,不然,他李嗣源怎么可能这么轻易的出京呢?
对付许一凡,也只是随手为之而已,在李嗣源眼中,许一凡都称不上对手,只是一个稍微大一点儿的蝼蚁而已,他只是看对方不爽,随便找个由头碾死他而已。
当然了,这个由头也确有其事,至于真假如何,李嗣源懒得去辨认。
然而,众人的这场等待,随着一个太监的到来,成为了一场挥之不去的阴影。
十二月三十号!
除夕夜,家家户户都在为团圆饭而忙碌着,一支大约十人的小队来到了东海城,为首的是一个太监。
太监姓赵,人们都称呼他为赵公公,是皇宫内五大太监之一,跟上一次去往兴安城宣旨的洪公公是一个级别的,不过,洪公公是洪德寿的干儿子,手把手调教出来的太监,无论是在地位上,还是在权利上,赵公公都要逊色不少,当然,这只是在京城内而言,离开京城之后,赵公公的地位是很高的。
赵公公进入东海城之后,直奔刺史府,而此时崔东海开中门,迎接了这位远道而来的公公。
在同一时间,所有关注着许一凡事件的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刺史府。
开中门,摆香案,率领一家老小跪拜听旨。
赵公公也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待到崔东海一行人准备好一切之后,就直接拿出圣旨,开始宣读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圣旨开头说的内容很直接,无非是说崔东海这些年,把海洲治理的井井有条,国泰民安,朕心甚慰,弄出了炼铁厂,提高了铁的产量,于国于民于朕都是大功一件,功在千秋之类的,然后就是赏赐了。
崔东海刺史的位置不变,但是,俸禄却加倍了,除此之外,还给了崔东海一个侯爵的爵位,可世袭罔替,另外,给了崔东海二儿子一个男爵,直接进入国子监读书,最后则是一些零零散散的赏赐了。
对于这个赏赐,崔东海自然表现的感激涕零,高呼皇帝圣明,但是,心底对于这个结果,并不感到意外,因为炼铁一事,本来就是国之大事,而崔东海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他上报给京城的时候,恰好是西征兵败的时候,这个时候有了炼铁的办法,无疑是给了炎武帝再次西征的底气。
一个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