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王尚书(1 / 2)

穿越后,我被竹马拖累成了皇后第666章:王尚书

并不是所有世家出身的朝臣,都是家族利益为重的政客禄蠹。

朝廷要员中,刚正不阿,一心忧国忧民的官员也是有的。比如刚刚从大理寺调任刑部的刑部尚书王旭。

这位王尚书是太原王氏出身,真真正正的名门望族,王家历史上曾出过四任宰相,与王氏相比,连陈氏、苏氏还有林家都只能算是新贵。

王尚书是建平七年的进士,与陈丞相的女婿安溪候同榜,这样名门望族的子弟入朝,家里一定是不惜资源给铺路的。

建平七年,皇上登基不久,先前的秦丞相尚未去世,与林太尉一同位列三公的,还是秦丞相,苏平的爹。这位王尚书年轻时一入朝,家里就帮他走了秦丞相的路子,投入秦相门下,成为了丞相门生。

当时林贵妃还未入宫,皇上虽然已经露出些色批本性,但与陈皇后感情还算不错,皇上又为了压制林太尉的势力扶植外戚,陈氏一族正是春风得意。

后来秦丞相去世,陈丞相继任成为丞相,安溪候不久之后娶了陈丞相的小女儿,而原本是秦党的王大人,也被陈丞相递了橄榄枝。

王大人是个聪明人,他对于陈丞相的招揽没拒绝,与安溪候一直维持着不错的私人关系,这些年仕途走得也顺畅。

只是这位王尚书,表面上是陈相一党,实际上却是个十分有原则的人,他混得好,是因为他聪明会做人。之前他任大理寺卿多年,是个赫赫威名的青天,为人公正清廉,只在无关紧要的小事上偶尔会给陈相一派的官员开个方便之门,但大事绝不糊涂,极有原则。

然而有趣的是,这人虽然很少给给陈相一脉的官员甜头,却没什么人说他不好,他仅凭着那些无关紧要的小方便,与陈相的关系维持得很好,足以证明此人为人处世水平之高。

然而眼下的朝中形势,让这位一向处事颇为圆滑的王尚书,终于坐不住了。朝堂混乱到如此地步,忧国忧民的王尚书是真的愁得头发快白了。

他找过陈丞相,也找过不少与他关系不错的同僚,更是直接上过奏疏给皇上,然而都收效甚微。

最终,走投无路的王尚书,找上了萧景珩,祈求萧景珩能够出面稳定朝局。

头一次,他是通过刑部侍郎上官沐云给东宫带了一封信,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接着他干脆直接找到萧景珩,却只得到了两句搪塞。

但王尚书思来想去,都觉得精明强势的太子,不应该如此毫无作为。

他可是未来的一国之君啊!再这样乱下去,祸害的不也是太子的利益吗?

因此不愿放弃的王尚书开始了他执着的努力。

皇上最近不是不爱上朝吗?那行,堵太子,堵住就喋喋不休的痛陈各种时弊,不论怎样都要将太子逼出来主持大局。

一天,两天,三天,朝臣们都看惯了刑部尚书追着太子跑了,连陈丞相和安溪候都看惯了。

安溪候还以朋友的身份劝了王尚书几句,让他不要这样沉不住气。王尚书与安溪候表面上关系虽好,但其实一向都不算是交心的朋友,因此王尚书绝不会向安溪候提起自己真正的忧虑。

王尚书当着安溪候的面,什么都没多说,只是叹了口气,说旁的他不管,他刑部的案子都已经快堆到天花板,朝廷再这样乱下去,怕不是要干脆停摆?到时不光他刑部兜不住,其他衙门恐怕都一样,因此他不能不急。

又是两日过去,一直对王尚书搪塞来搪塞去的萧景珩,这次终于停下了脚步,笑眯眯地对王尚书说了四个字:“不破不立。”

“殿下!”王尚书还想再说什么,却见这个没节操的妻奴太子抬头看了看天色,接着朝他晃了晃扇子。

“今日散朝晚了,本宫还得快些赶回去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