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八章 垄断舆论市场(1 / 2)

经过几次引爆眼球的骚操作之后,《太丘新闻报》总算是在太丘国站稳了脚跟,每一期的销售量稳定在十五万份左右。

这个销量还不足以让报社盈利。

每个省都有分社,每个分社都有采编人员以及销售人员。

那是一支庞大的队伍。

那些人员的开支是这一份报纸最大的开支。

每期十五万份左右的销量,一份扣除纸张和印刷成本,还能够赚四文左右。

一期能赚六十万文,也就是六百贯。

没出号外的情况下,一个月就是三期,毛利一千八百贯。

可是,一千八百贯,根本没法支付那么一支庞大团队一个月的薪水。

方浩现在每个月要补贴给这家报社的,就有上万两白银。

不过他也不在乎。

现在太丘国国库收入的四成都归他所有,一个月扔上万两白银出来,那只是小意思。

经过几次引爆舆论的骚操作,这家报社的采编人员已经掌握了做媒体的核心技能,报纸的销量不用愁了,这就给他推广自己的理念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太丘新闻报》最吸引人的是社会新闻方面,基本上是怎么吸引人眼球怎么写。

头版却是官方内容,各地官府做了些什么,朝廷大员有什么变化,有什么样的施政理念等等等等。

头版还有社论,代表报社的意见,评论天下大事。

这个就是方浩塞私货的地方。

虽然不吸引人,但是人家都花钱买了报纸,总会看一看。

潜移默化之下,就会慢慢的成为方浩的支持者。

《太丘新闻报》销量站稳之后,在方浩的要求之下,在头版开创了一个《咱们工人有力量》的专栏,每期介绍一个工人,给他们讲怎样通过劳动过上好日子的故事。

这就是明显的私货,通过这样的宣传,吸引更多的人成为工人。

工业集团成立那么久,现在也渐渐的开始出成绩了。

水泥这种新物品就受到了市场的欢迎,已经有一些有钱人将自家庄园的路修成了水泥路,这个比青石板铺的路造价要低很多。

至于钢铁,一直都不缺销路。

以前钢铁都是官方专卖,现在方浩要做这个,朝廷不敢限制他,才放开了专卖权。

他的钢铁公司使用了新的技术,虽然给工人的待遇比以前的标准要高上两倍,但是成本比以前还要低不少。

产品投放市场,比较受欢迎。

虽然现在还只是一个农业社会,可是锄头镰刀菜刀炒锅什么的,都还是需要铁,这也是一个不小的需求。

现在钢铁产量还很小,他们生产出来的钢铁投放到市场上,供不应求。

以前的工人纯粹就是出苦力的,没有多大的技术活,随便找个人就可以替代,所以雇佣他们的人也不会多在乎。

现在应用了新技术,那些工人慢慢的变成了技术工,地位当然不一样了。

培养一个技术工人没那么容易,少一个都是损失,所以给他们开的薪水会比较高。

方浩提议给工人们开高一些的薪水,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吸引更多的人成为工人。

在这个农业社会,但凡有一点田地的,都不会选择去做工人。

第一个是给人干活低声下气的没地位,第二个则是待遇确实不高,而且作息不能自主,只有实在没饭吃的才会选择做工人。

现在方浩就是要通过《太丘新闻报》的“咱们工人有力量”专栏,宣传成为工人之后的好处,吸引更多的人去务工。

工业化要是连工人都招不到,那岂不是一个笑话?

虽然他的目标群众大多数都是不识字的那一类,但是这一份报纸的受众群体可不只是那些识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