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五章 培训(2 / 2)

虽然知道有可能要去很远的南方做老师,也有大把的读书人过来应征。

都城的读书人比较多,大多数读书人连一个私塾老师的活都找不到,又没有学到谋生的技术,可以说是百无一用。

能够有这么一个机会,很多人都不愿意错过。

包吃包住就已经足够吸引人了,何况每个月还有一两银子的零用钱。

至于培训合格之后,每个月五两银子的薪酬,那更是梦想中的待遇。

经过一轮笔试筛选之后,进入教育集团的读书人也有两三百个。

方浩就得教他们怎样理解编出来的小学教材,怎样去教那些小学生。

这些读书人有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很难扭转过来,但是必须要扭转过来。

方浩要让他们明白,他们要教的不是当官的人才,而是干活的人才。

这一点说起来简单,但是对那些一辈子就已读书当官作为理念的读书人来说,接受起来很不容易。

方浩要花很大的力气去纠正他们思维上的误区,改变他们思维的惯性。

他没有时间从头开始培训自己的教师队伍,只能让这些有一定水平的读书人半路出家,做新式教育的引领者。

相对来讲,培养这些有一定知识的成年的读书人,比培养那些一个字都不认识的小孩子还是要容易很多。

至于他们思维上的惯性,能够纠正的尽量纠正,不能够纠正的,只能让他们被时间淘汰。

就算是这一些不生不熟的半成品,也是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的。

没法省略这一步。

教育集团的那些太学生跟方浩的时间长一点,好歹也能够理解方浩的一些理念,而且他们本身就是京城读书人里面的佼佼者,接受新东西的能力也会强一些。

在教师培训方面,他们也给了方浩比较大的帮助。

要没有这些骨干成员的存在,就靠着方浩一个人,来培养两三百个小学教师,那就不知道需要耗费多长时间了。

两三百个小学教师,只是他们培训教师计划的第一步。

将他们培养出来之后,他们首先要做的不是去灾区试点地区做老师,而是继续留在都城,在师范学院教第二批的老师。

被划为教育试点的区域,涉及到五个省三十多个县,那一片区域每个村都办一所学校,哪怕一所学校只有一个老师,那也得需要几千个老师才够。

何况,一所学校一个老师,根本就顾不过来。

教师的缺口,一开始就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