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冬至(2 / 4)

我在江湖做女侠 弓诚 7946 字 2020-04-10

建,各个定居点都还是粗劣搭建的木屋、土屋甚至是棚屋、草庐,能挡风就好。

不过还好的是无一例外都盘建了土炕,男子多去采伐树木或者运输矿石,老人、女子、孩童则留守,留守时盘坐在火炕上编织竹筐篮子、麻绳,或者用坚硬木料打磨农耕时的器具,有些手艺精巧的,则是编织羊毛,草原上的缴获实在太多,如今东胡人只能是远离汉境了。

这要是放在往年,北地的汉民大多恐怕都只能困居在家,缺衣少食是最重要的原因,而如今,只是缴获的各种牲畜,只是那些受伤的,就足够如今北地汉民冬日的肉食了,这一点,公孙瓒等人的功劳很大。

公孙瓒据说正在酝酿对东胡人的最后一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杨伊也不会苛责,汉军如今都换穿了各式皮毛大衣,总不至于受冻,暂时由得他了。

如今沮授、田丰等出身士族的文士,在之前被杨伊强令,调度天象,让北地严寒到的晚了一些,差不多延缓了一个月的时间,功劳也不小。

审配盘坐在热滚滚炕上,直感慨“陈将军功在千秋!”

“民生艰难,不过力所能及之事耳。”

陈曦也只能承担这个虚名了,他其实没有想到这些事的,是杨伊加以提醒,才让他“发明”出来的,虽然之前就曾采煤用,但是却没有考虑到民生所用,而这,也是杨伊麾下这些人欠缺之处,或者是这个时代的欠缺。

毕竟,谁也不会在意小民,虽然知道小民的力量,但是真正的和小民一心的,实在是少。

陈曦此时在辽西郡,审配此时为辽西郡太守,幽州的建制被杨伊做了更改,比如之前为照顾乌桓、鲜卑等东胡人设立的辽东属国,已经被裁撤了,并入了辽西郡。

武帝元狩四年,武帝刘彻“遣镖骑将军霍去病击破匈奴左地,因徙乌桓人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为汉侦察匈奴动静。

这是乌桓人第一次大规模向南迁徙,当时为便于对南迁至五郡塞外的乌桓人进行监督管理,始置护乌桓校尉,秩二千石,拥节监领之,使不得与匈奴交通。

此后,乌桓人与大汉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发生密切关系,乌桓人也与幽州汉人的居住区大大靠近,并且开始接受了汉文化的影响,“朝发弯庐,暮至城郭”,有了定居生活及一些粗放农业。

辽东属国则是元帝时期为安置、管理内附汉廷的乌桓人,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治所在昌黎县。

裁撤一个郡国并安置百万难民,就是以陈曦之智,也是大大耗费精力,这还是有一众名士辅助,此时陈曦面前摆着小桌,他铺开一卷书册正审视内容“正南来的正好,这段时间里,此类琐碎政务令我厌倦。”

审配探头来看,却是名册,编户齐民的名册。

自秦王朝开始实行的户籍制度,规定国民的户口都必须按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财富情况等项目一一载入户籍,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

何谓“编户齐民”以户为单位来管理人民,是谓“编户”;同时废除封建体制下地方上原有的贵族、长老、族长等地方领袖,所有人统统是国君的臣民,是谓“齐民”,总称“编户齐民”。

在秦之前,商周时代是一个上下阶层森严的封建社会,一直到在平王东迁之后产生重大的转折;春秋战国征战连年,各诸侯国兼并不断,诸侯为求富强,开始设置户籍制度,主要为有效掌控人力资源,举凡男女老少悉要登录在册叫做“编户”。

当时旧宗法制度下的“族长主管制”中土地与人民悉为该宗族财产所有的,而“编户齐民”将他们从森严阶级制度中重新解构、洗牌。

而贵族没落后“采邑归公”,列国勤于控制户口、扩大徵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