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3章技校(1 / 2)

重生香江1981 小楊刚 2497 字 2020-04-16

到了晚上,杨辰也没有停下休息。

因为晚上时间,他要去看看新城的技校。

人才的重要性,这不用多说了。

为了培养足够的技术工人,支撑起未来新城的建设发展,新城最先开办的学校,是各类专业技校。

能够移民过来的人,大多都是青壮年,这些人别看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学习认真程度,绝对是外国人望尘莫及的。

晚上技校学习是不强制的,大家愿意去就去,不过大部分人都很自觉,老老实实的该学习学习。

前期的扫盲课,是强制执行的,尤其是家属移民,不管有没有在杨辰旗下公司工作都必须接受扫盲。

其实大多数移民都是识字的,要知道内陆可是在五十年代初就开始进行大规模扫盲了,整整三十多年时间过去,很多人即使不会写,也能看的懂报纸。

当然了,很多人也仅限于看的懂报纸,文化基础依旧很薄弱,需要进一步提高。

后世内陆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工厂,主要归功于几次大规模扫盲,以及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人要是有文化,哪怕仅仅只是会识字,学东西也比文盲学的快。

内陆在二十一世纪初,经济高速发展,进入快车道模式,各类分工不同的工厂,它们为什么能够轻松招收到大量合格的工人?

这里面除了内陆人口基数大以外,再一个就是内陆用几十年时间彻底解决了文盲这个难题。

有文化基础,工厂只需要短时间培训一下,就能让普通人转化为一名合格的工人,普通工厂真的不需要你有多高的文华,只要你识字,识数就能胜任很多工作。

不过,新城未来的发展,大部分肯定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产业,需要的工人,不仅仅只是会识字识数那么简单。

高新制造领域,技术专业水平很重要,对这些人的培养,自然是宜早不宜迟。

其实也由不得大家不认真学习,因为在杨辰这里,工资的高低,不是说你工龄高,拿的工资就一定高。

工资的高低,主要还是看技术水平,达不到标准,不能胜任复杂的工作,那么工龄再高,工资也是有数的,不可能一直往上涨。

技校这一块,杨辰一点都不担心,有旗下公司领头,工人们不可能不去学习。

不过工人好培训,真正的人才却难得。

新城现在小学和中学已经建起来了,华人移民的小孩享受免费入学,后世内陆的九年义务教育,被杨辰提前运用在了新城。

现在新城教育这块,不是小孩等学校,而是学校等小孩,新城很多学校已经建起来了,就差学生入学了。

中小学还好,家属移民中,可以招收到最后的生员,但大学生员就难了,新城大学刚刚建立起来,一点名声也没有,招收学生是一大难题。

好学生没处招,坏学生招来也没用,对于新大学,杨辰是抱着很高期望的,滥竽充数是绝不允许的,而且第一批学员优劣,对学校将来的发展很重要。

严进严出,是必须得。

在杨辰看来,有些东西,必须是令缺勿滥。

在杨辰走出技校,琢磨如何把大学招生问题解决时,霍建狞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老板,项老先生电话。”

听到霍建狞口中‘项老先生三个字’,杨辰没敢怠慢,连忙接过电话,说了几句之后,杨辰把电话还给霍建狞,随即看向一旁的陈爱国。

“爱国叔,一会儿你带路,咱们去拜访一下项老先生。”

杨辰口中的项老,全名项倡权,那是一位鼎鼎有名的人物,早年曾先后担任内陆几所知名大学的的教授。

除此之外,对方还曾为老侍从室秘书,担任过高级官员,政治经验丰富。

杨辰请他过来,主要是因为新城大学初建,需要一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