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出兵可谓是形同谋反,毕竟剑州属于东川,按照道理说,这是东川的内部事,若是山南西道插手,名不正言不顺。
但是不插手,坐看剑门关被高仁厚夺回去,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而且还白白损失一个战略要地。
剑门关掌握在他们动手,对于东川就是个威慑,进退自如,主动权也掌握在他们手中。
所以对于是否出兵,节度使府都吵翻了天。
寿王傅兼山南西道学政郑畋、观察使王徽、山南西道监军王仲先都认为不应该出兵,这是东川的内部事,他们最多把这个事上报给朝廷,让朝廷做主。
而山南西道行军司马裴荣、天策军司马郑凝绩、兴元府尹孙烨、兴元府少尹李英旭则是认为应该出兵,起码恢复之前的局势。
其实这就可以看出端倪了,反对的基本都不是李晔的亲信,或者说都不算李晔的人。郑畋不算,王徽不算,王仲先这个有名无实的监军更不算。
至于四巨头最后一个,布政使杨翰舟则是没有表态,因为他的位置比较尴尬,所以干脆就不表态,做好自己的就行。无论打不打仗,都跟他没关系,他就一个管理民政、财政的,军队又不归他管,他何必去掺和。
所谓的四巨头就是李晔下面的四个副手。分别是学政郑畋、观察使王徽、行军司马裴荣、布政使杨翰舟。
不过论实权,郑畋和王徽根本不算。所以另外一个版本的四巨头则是这二人换成了右天策军中郎将刘麒和兴元府尹孙烨。
当然这都是一些闲人自己编着玩的,不过很多人寿王府和天策军旧人,则是信第二个版本。
回归正题,两边各执一词,也让局面有些不可控。
其实李晔并不想把这个事拿出来这么讨论,但这个事情也瞒不住,所以正大光明拿出来,起码表示一下对其他几人的尊重。
“好了,别吵了。”看着嘈杂的局面,李晔大声呵斥道。
虽然李晔是众人年龄最小的,中元五年的李晔刚好18岁的,但是他的话还是一言九鼎。
所以他大喝一声后,会客厅一下就安静下来了,看着眼前的这些人,李晔也有些头疼,让张威从旁边拿出一封已经打开的信函,举着这信说道。
“这是锦衣卫从长安传回来的情报,里面的内容很简单,田令孜对河中盐池动心了,想要从王重荣手中抢过盐池,收归国用。
目前王重荣并没有同意,对于朝廷的旨意也没有听从。”说完李晔便看着眼前众人。
其实听到锦衣卫,众人也有些意外,不过也没放在心上。
这个锦衣卫的确是李晔成立的,跟历史上明朝的锦衣卫有些类似,但又有些不同。
李晔一直想成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情报部门,至于名字,李晔想了很多,什么情报司、军情司,不过最后还是改成了锦衣卫。
跟历史上明朝的锦衣卫掌守卫值宿;侦察与逮捕;典诏狱三大职权不同。李晔的锦衣卫只是负责他以及王府人员的安全和侦查功能。
说的浅显一点就是李晔把自己的亲王帐内府改成了锦衣卫,除了维护王府安全外,增设了一个情报侦查功能。
什么诏狱、逮捕什么的,李晔还没有赋予锦衣卫这个权力。
明朝时期的锦衣卫以及东厂就是因为职权太大,惹出很多事情,所以李晔也很谨慎。而且只是改个名字,增加一个情报侦查和收集功能,下面的人也不会怎么反对。
至于第一任指挥使,自然就是亲王府典军林克。官职等级也没变化,还是正五品上,这也是李晔不想刺激其他人的神经。
所以对于他把亲兵改成锦衣卫,其他人也没反对,无非就换个称呼而已,你随便改。
“殿下的意思是?”王仲先好奇道。
“以田令孜的秉性,肯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