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庆骑着自行车回到工地,将自行车放好,拿起手套,准备开工干活,这时张大山走了过来。
“国庆哥,和嫂子商量好没?”张大山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李国庆。
“还…没。”李国庆一边回答一边低头戴手套。不是没商量,是压根就没提,因为李国庆担心,担心说出来徐秀芹会同意将三女儿送人,但他不忍心。
“您看,哥,人家夫妻都是银行的,就是给咱们工程贷款的,上次来咱们工地勘察核实现场来过,人家马上要升副行长了,闺女到人家家,那可是享福的。”张大山肩膀耸了耸,还特地将“享福”两个字的音拉长。“哥,你跟嫂子好好说说。”张大山拍拍李国庆的右肩。
李国庆走进正在施工的高楼,开始工作。
“姐,你怎么来这了。”张大山看到一个穿着银行职业装的女人从工地入口走过来。过耳的短发,显得很是干练,透着银行业的气质。这是张大山的姐姐——张大梅,不,现在应该叫张书梅,中专毕业时分配工作,嫌名字难听,特地改了。是的你们没看错,是中专毕业分配到银行的,在当时80年代,小学文盲还到处都是,更何况张书梅都40岁了,1980年的20多年前毕业的,那时候的中专可以媲美我21世纪的研究生了!
“中午你给我打电话,说的女孩~,我这不下午上班顺道过来了解一下。”张书梅语气平和的说,但难以掩饰她眼神里对孩子的渴望。
“姐,你看你,这中午才给你提了一下,你这不上班就来找我,真是的,人家夫妻还没商量好呢。”张大山稍有不耐烦的说。
原来那对40岁还没孩子的夫妻是张大山的姐姐。怪不得张大山这么上心呢。
噗通~,“有人摔下来了,有人摔下来了!”有人喊。
从工地四面八方的工人都奔向刚刚从楼上摔下人的地方。
这时张大山也赶快转身向事发地奔去。
张书梅站在原地,掂掂脚向事发地点望去,看了看左手腕的表,转身离开了。
工人围成了一圈,摔着的人是面朝下趴着,判断不出谁。张大山上前弯腰一看“国庆?!赶快,赶快送医院,小王,你知道李国庆家人住的地方吧?”张大山看着一边一个有十六七岁的孩子。
“知道,知道,上次他搬家我去帮过忙。”小王赶紧回答。那个年代工地上这个年龄的孩子很多,有良心的工头都会让这些孩子做些比较轻的活。
“那你赶快去通知他老婆,告诉他国庆在工地摔了,已经送医院了。”张大山特意将已经两个字加重了语气。
“好,我这就去。”小王说完转身就跑出工地,朝那片废旧厂房奔去。
医院,李国庆被放在手术床上,推到急诊室,医生拉上帘子。
张大山和两个工友在外面焦急的等医生的结果。
“这要死了,我们这个工程就完了”张大山旁边的工友,攥着双手焦急的自言自语道。
“我刚才看他是趴着的,好像是从六楼的位置摔下来的,头部好像没啥伤。”张大山比他们镇定的多。
“李国庆家属在吗?”从急诊室出来个女医生,摘下口罩喊。
“在~在~。”张大山从急诊室右边朝医生走过来。“医生李国庆怎么样?”张大山急切地想知道情况。
“你是病人家属?”医生问道。
“我是他工地领导。”张大山回应医生。
“病人胸部一处轻微骨折,右腿粉碎性骨折恐怕已后会走路不方便,现在需要马上手术,需要家属签字,另外把手术费交一下。”医生说完递给张大山一个单子。单子上写着一个数字10000,张大山眨了一下眼又瞪大。在那个年代,改革开放初期,能有几个万元户。这笔在当时对普通家庭算是天价的手术费,该让这个本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