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已经是认识了十几年的小伙伴了。这样的关系中,如果有能发展的早就行动了,因没有没有外区注入的“新鲜血液”,都是成林长大的老街坊,过于熟悉,少了浪漫。起码对杨念来说,和自己认识了十几年的人,当年看过她流着鼻涕、哇哇大哭、衣服都穿不好的女孩,无法幻想任何浪漫。
因为杨念在文科班,所以高三分班的时候,他其实没想过,就觉得还是选文科好了。杨晓辉和刘静都担心,男孩子不学理工科以后不好找工作。于是想劝杨念转理科,因为杨念的数理化都是不错的。
“学文,以后大学可以学什么啊?”杨晓辉随口问了一句。
杨念觉得这句话有点看不起文科,甚至是看不起自己,“可以学文史哲、法律、经济、政治。”
“那这些以后可以做什么工作啊?”杨晓辉又问。
“当律师”杨念也想不到别的。
“应该也可以去考公务员吧,考公务员也可以。”刘静说。
“公务员是什么?”杨念问。
“就是进政府部门工作。”刘静说。
“我不想去政府部门。”杨念认真的看着刘静说。
“你知道政府部门是干嘛的就说不想去。”刘静笑着说。
杨念塞了一口饭,没怎么嚼,就咽下去,说“我不知道,我也没有想过。我觉得现在想那么多,计划赶不上变化,就像我本来是想在文科班学好语文和作文,现在变成了英语班。但是我觉得现在学那么多物理化学其实没有什么用,不如多学点英语和语文、政治、历史。这些比较有意思。每天就背化学公式,元素周期表有什么意思啊。而且碳酸钠碳酸氢钠、二氧化碳这些东西其实现在学了以后也会忘啊。”
刘静和杨晓辉没接着说,其实大人也知道高考文理分科的一个现实情况。
现实就是,理科考生可以未来在大学也可以考进经济、管理、法律学院,但是学文科的学生去不了计算机、物理、材料和生物科技。而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学理科出来的学生更好就业。但这些东西谁能打包票以后不会变?没有人。
另外,高三大量的物理、化学都只是为了考试准备,也许物理电子和力学、光学会对一个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成长有重大意义,但是就像杨念说的,17岁背过的元素周期表和酸碱反应,如果大学不接着学化学,可能到大二就忘光了。但是十七岁看过的名著、学过的历史、地理、政治可以影响一个年轻人几年几十年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世界观。
没有矛盾的,不是成年人的世界。可笑的是,成年人在简单的选择面前,没有孩子干脆。
刘静和杨晓辉突然还想说点什么,但是刘静看杨晓辉没说话,杨晓辉看刘静没说话,两个人就随便岔开了话题,这件事就算是结束了。
杨念在这件事情上并没有叛逆,他只是的确认为理科的学习没有文科对他有意义。并不因为杨晓辉了刘静不同意他。而杨念也的确没有想过他以后会做什么,而他未来的职业,也的的确确是一个在他小时候所有想象范围之外的。
杨念就这样选了文科,分班之后他的班主任换成了语文老师李滨,杨念主动找李滨问如何能提高语文成绩,他不想让自己的语文成绩在总分里拖后腿。
杨念的英语的确挺好的,这里邹畅的人格魅力功不可没。
在杨念这一代人的身上,学习好不好,和任课老师的个人魅力成正相关。
杨念篮球队的兄弟们刘波和绍伟没有抛弃他去别的学校上学,但是三个人也没有在同一个班了,只有在校际杯的时候才同队作战。刘波和绍伟英语比杨念差多了,考150分的卷子能比杨念低30分,而刘波和绍伟都认为,是他们的英语老师不会教。的确,那个年代很多英语老师自己连发音都是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