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应天府是京城,难道没有军队防守和巡逻吗?
自然是有的,哪怕是朝廷派出禁军增援杭州,应天府中依旧还有不下一万守军。
按理说,如今北伐已有成效,应天府已经俨然成为了后方。
一万守军,如果集中起来,应对突发情况,可绰绰有余。
可惜的是,由于禁军调出,王翊、冒襄等人认为防守的重点,应该是各处城门,所以,将城中兵力尽调往了城门处。
一万人分到各处城门,其实力量就散了。
回援不可能及时,因为调兵令已经无法出皇城。
而城中巡逻的小股兵力,根本无法应对如此规模的叛军冲击。
天色亮起时,三股叛军已经包围了皇城,皇城坚固,且有前车之鉴,守备森严。
叛军因是仓促聚集的草台班子,无攻城重火器,一时间也无法逾雷池一步。
于是,叛军开始扫荡全城,并对各处城门的守军进行逐一击破。
城门防守的准备,由来是向城外的,城墙上的炮口,那也是冲着城外的。
短时间内想调头,绝非易事。
所以,守军虽然居高临下,奈何兵力远逊于叛军,被逐一击破。
局势一团混乱。
好在因正值时事艰难,王翊、冒襄等众阁臣皆在皇城中漏夜商议、值星,否则,怕一夜之间,建兴朝内阁诸臣,就会被叛军一锅端了。
可皇城一隅之地,陷入叛军重重包围,若无救援,被破只是早晚而已。
……。
一夜之间,江南乱局的中心,从杭州府转移到了应天府。
或许,杭州府从来不是这场乱局的目标。
也对,吴争经营杭州府达七年之久,往日里皆予民甚善,乱兵想要在杭州府举事,恐怕真的不易。
除非,他们能予民较吴争更甚。
但这是不可能的,吴争的那一套,就连朱以海也学不会。
倒不是说吴争这套有多少高明,而是阶层的利益,怎么可能面面俱倒。
利益向来是零和游戏,他有了,你就没了。
只有象吴争这样的穿越者,才能去挣脱这个时代士族、世族对自己的束缚。
除了吴争,无人做得到这点。
可应天府的乱局,远比杭州府来得凶猛,它事发突然,且是有预谋的。
以杭州府的动乱,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然后使得原本无法轻易入京的各府叛乱者,得以轻松入京,再聚集起来,突然发动。
这号召力、谋划力和调度能力,绝非普通人能做到。
关键是,它迅速控制了应天府各城门,切断了应天府与外界的联系。
这使得应天府易手的消息,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传递出去。
甚至吴争,都无法及时获悉。
江南,这下怕真要乱了。
……。
但顺天府更乱。
博洛虽是亲王,可他的号召力,远不如济尔哈朗。
毕竟,济尔哈朗是福临钦命的留守叔王。
最重要的是,城内三十万清军,真正能听从博洛命令的,其实不多,也就二、三万人,这还不算二、三万人中,有许多还是济尔哈朗的心腹,只是迫于形势蛰伏罢了。
博洛急须一场胜利来立稳脚跟。
九月二十一,也就是应天府突发暴乱的次日。
博洛将城中防务,交托于他的儿子齐克新。
在三十万军中,勉强凑齐二万六千骑兵,主动出击,对近在咫尺的拱极城发起了急袭。
这个战术思想,无疑是正确的。
吴争与济尔哈朗达成了协议,派锐士营一部进驻拱极城,为得就是监督清军在撤离顺天府时,不至于劫掠百姓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