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赵宗武他之所以要这般快速的完成扩军,目的就是为了让陆军中的年轻将领,真正演变成中坚力量,使得他们能够在陆军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不提军团宣抚使,单单提这45位军团指挥使。
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王来聘、徐彦琦、刘兴邦、贺人龙、猛如虎、虎大威。
祖大成、毛有俊、杨应乾、刘兴梁、刘兴治、孔有性、耿仲裕、尚可进、刘兴沛。
刘兴基、祖泽溥、沈寿崇、陶国祚、许谨、杨正芳、鹿善继、曹鸣雷、杨肇基。
冯国用、陈光玉、李隆、徐纯仁、董用文、杨麒、王承恩、高杰、刘光祚。
王国樑、杨嘉谟、金国凤、王承胤、张叔嘉、孙应元、邓祖禹、吴自勉、宋伟。
这里的每一位皆是驰骋明末的悍将,有些还是在赵宗武的培养下,彻底的放飞出属于自己的色彩。
在这中间或许有一部分高级将领,其心中依旧对大明抱有幻想,但是更多的却对赵宗武绝对忠诚。
再者说他们在赵宗武麾下做事,那在世人眼中,本就是定国党的一员,所以说在绝大多数时候,赵宗武就已经把控住了整个北方边疆的命脉。
如果说赵宗武在崇祯元年,没有领兵去征讨流寇势力,那么他就绝不会有今天这等境遇,但恰恰是他决定领军征讨流寇势力,才使得他从辽东这一隅之地,跳到了部署整个华夏战略的大层次上来。
而在征讨、治理地方的过程中,赵宗武他也不断吸纳着人才,用了短短五年的时间,用一座关陇军校,赵宗武就初步完成了所需军团的高级将领。
也因为赵宗武手中握着的这番兵马,使得远在京城的张维贤、朱纯臣、徐希三人,根本就不敢在对赵宗武有丝毫的炸刺。
如果说赵宗武一个不高兴,就敢领兵数十万来京,届时他们所拥有的一切,都将会成为虚无一般的存在。
也因为这样一种状况,使得赵宗武、张维贤他们,形成了相对制衡的一种相处状态,北方边疆的事,赵宗武他说了算,其他地方的事,张维贤他们看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