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无论对于奥斯曼帝国还是萨非帝国来说,这一仗都是输不起的。
至于明军,更多的也是希望借此机会彻底打开东方与西方沟通的丝绸之路。
奥斯曼人如果不打服了打怕了,这一点始终无法真正做到。
所以他们也会在此战中全力以赴。
唯一不同的是,李定国已经充分的调动起了全部波斯人的战斗欲望,这使得明军的压力有所缓解。
不过李定国并没有掉以轻心,而是在第一时间就派出刘兴明等人刺探情报。
从得到的讯息来看,奥斯曼人这次是真的打算来真格的来。
自打灭了东罗马帝国取而代之以后,奥斯曼帝国的成长速度便极为迅速,根本没有多少人能够赶得上他的步伐。
在短短的一两百年时间内,奥斯曼人迅速崛起,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非的超级大帝国。
仅仅就这点而言,确实没有多少帝国可以与这一时期的奥斯曼帝国相比。
不巧的是,大明算是一个。
这也难怪奥斯曼的皇帝感到难以接受惨败。毕竟一个帝国蒸蒸日上之时,一直是取胜,猛然输了一场还是惨败,换做是谁也接受不了。
李定国偏偏要抓住奥斯曼人的这个心理大做文章,让奥斯曼人伤筋动骨。
恰巧这次刘兴明回来了,李定国便召集诸将开始商议对策。
“兴明啊,快来说说你得到的消息,这次奥斯曼蛮子派来了多少军队。”
如今的李定国对于刘兴明那是越来越欣赏,基本上有机会都会启用此人。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替刘兴明积攒声望,让他的资历更加的完备。
届时过上一二十年,刘兴明也能够接班李定国,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
武将的更新换代是必然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这一点,不管李定国愿不愿意他都会发生。
李定国也好,李来亨也罢,甚至是刘体纯、袁宗第这一票人,终归是会老去的,这种情况下要想保持帝国的强大竞争力,就需要源源不断的培养出武将人才。
皇明军校当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皇帝陛下创立的这所军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武将批量化培训的问题。
但有一点是皇明军校培养不出来的,那就是经验。
武将的经验是靠着不断的积累积攒下来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任何名将,哪怕是卫青霍去病,亦或者是岳飞也不是一开始就是名将的。
他们靠着一场场的战斗不断的累积经验,最终才成为了绝世名将。
这一点李定国十分清楚。
从皇明军校毕业的那些军官则不然。
他们刚刚毕业的时候不过是什么都不懂的生瓜蛋子,自认为满腹才学,熟读兵书。
其实真的打起来,发现很多时候并不是像书本上写的那样。
而且哪怕是在战斗中积攒经验,有人带和没人带也是完全的两种状态。
自家子侄,和皇明军校培养出来的那种外人能一样吗?
&-->>
nbsp; 哪怕李定国会提点那些皇明军校毕业的军官,也不可能提点的太深。
至于刘兴明这些年轻人,李定国恨不得将毕生所学交待出去。
“回禀晋王殿下,这一次奥斯曼蛮子大概会出动三十万大军,这大概占到了他们帝国军队数量的一半还多。”
刘兴明也能够感受到晋王殿下对他的器重和关怀。
有道是士为知己者死。
除了皇帝陛下,晋王殿下对他的看重应该是最高的了,甚至要比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