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林姑父收徒弟(2 / 3)

侄一表人才,薛家真是后继有人,不错不错。”

薛蟠心想这话他也不好接。难道说你们林家也后继有人?后继倒是有个林黛玉,不过她是个姑娘,将来要嫁人的,林家大约的确是要绝后了。

他只得岔开话题“姑父谬赞了。小侄这里带来了林妹妹的书信,请姑父一观。”说着,就递上了信。

林如海接过,当场拆开就看了起来。

当初在京城,林黛玉写完信后,不知有意还是无意,直接把信递给了薛蟠,说是要让蟠哥哥看看写的对不对。所以薛蟠早就知道信里的内容。

信里,林黛玉先向林如海报了平安,关心了一番林如海的身体。之后她隐隐透露出她在贾府其实过得并不如意,幸而拜了薛老娘当干娘,并结识了薛家三兄妹,自己颇得他们关照。她写道她的病经薛宝琴用内功调养后,已是好多了,想必不久即可痊愈。这位薛蟠哥哥的内功比薛宝琴强十倍,她因此求薛蟠哥哥到姑苏来,接爹爹回京城养病几月,她也正好可以与爹爹同享天伦之乐。

林如海看完信,对薛蟠笑道“这么说,玉儿是请你来给我当一回大夫了?”

薛蟠道“不敢。小侄我其实不通医理,药石上的事我一点不懂。只是我会点内功,善于调养身体。林妹妹说姑父只是身子有些不足,不是什么病,才托我来调养调养。若真是生病,还是要请正经大夫为是。”

林如海叹道“贤侄这么大老远赶过来,我承你情。不过我这病自小就有,看了多少大夫也没见好转。贤侄尽力就好,治得好治不好,那都是我的命。”

薛蟠道“那姑父是答应同我一起去京城了?”

“我身子虽是不好,离走不动路还早呢。”林如海笑道,“我也几年没见玉儿了。趁现在还走的动路,多见几面也是好的。”

“姑父吉人天相,定能长命百岁。”薛蟠道,“进京也不急于一时,不如我就在姑父府上住几日,也给姑父调养调养身子。过几日等姑父安排齐全了,咱们再一起上京,您看怎样?”

“正该如此。”林如海又笑道。说完,他就招呼管家,给薛蟠安排房舍。

薛蟠就此在林府住下,几日间用内功为林如海调养身体。这内功传递须肌肤相触,中间不能有衣物相隔。所以一般是由林如海脱下上衣趴在床上,而薛蟠在旁坐着用手沿背部经脉方向抚动。也难怪林黛玉不愿让薛宝琴来给林如海治病,在这个年代的男女之防下,做这种动作确实不妥。

薛蟠给林如海调养身子时,林如海也不摆架子,跟薛蟠天南海北的闲聊。几天的交流下来,薛蟠只觉这林如海虽是科举出身,却一点不似死读书的老夫子,而是思维敏捷,通晓世情。薛蟠也算两世为人,论眼界见识当然远强于林如海,但他跟林如海交流时竟没太感觉到双方观念上的差距。

应该说,双方在某些事上观念确实有些不同,但林如海并没有向薛蟠强加他的观念,而是随和地跟薛蟠交换意见,求同存异。薛蟠觉得他在跟林如海聊天时,就跟与两位妹妹宝钗、宝琴聊天时一般,自由且舒适。

上京前最后一天,林如海完成了当日的调养,穿上衣服后,对薛蟠道“我跟贤侄聊了这几天,收获颇多。我看贤侄虽未正经读过书,见识确是不凡,加上才思敏捷,若拜得一位名师学习这科举之道,必能有所成就。”

薛蟠知道,林如海这几天跟他相谈甚欢,已是有了收徒之意。但他还是恭敬对林如海道“小侄谢过姑父栽培。只是小侄醉心武学,无意于仕途,恐怕不能分心去读书科举了。”

林如海听了也不恼,笑道“人各有志,不可强求。这武学也是一门大道,着实神奇。这几天我的身子竟是感觉好多了,这都赖贤侄之力,世叔只是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玉儿在信里说,你们薛家有事需我相助,何不说来?”

薛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