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的安装和调试生产线,几乎都是全自动的,而且正式生产的时候,都是封闭式的无尘车间,满满的都是科技感。
邓强作为宝狮湖公司的一把手,自然是少不了全程陪同并主要负责讲解的。
大致把普通家用机器人的生产流程看下来,大领导和随行专家学者以及智库们,更加理解了陆羽之前几天所说的话。
耳听来的,始终不如亲眼所见来得更有冲击力和说服力。
未来的工厂,大部分工业生产,应该都会是这个样子吧。
全自动化的智能生产线,基础操作都由机器人完成,人工数量大幅减少,都是做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操控工作,“血汗工厂”将不复存在。
如果推广开来,对国内整体环境来说,亦喜亦忧。
喜的是生产力提升,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竞争力提高,忧的是就业压力骤然变大,会淘汰很多低技术务工人员。
怪不得陆羽之前会说未来教育要培养掌握人工智能从而创造价值的人才,不是这样的人才,在未来,少有用武之地。
在高度智能化、自动化、定制化工业生产的未来,创造性和想象力,才是一个人才的重要素质。
……
好在随后邓强的一番话,让同行诸人心里默默松了一口气。
现目前,或者说几年之内,像宝狮湖这样的全自动智能化工厂,暂时来说,个点推广还行,还无法全面铺开。
最主要的原因也不难猜到,在于成本。
第一是因为宝狮湖超级工厂现在的生产线,全都是找制造商重金定制的,按照宝狮湖的技术标准和参数要求量身打造的。
第二是因为超级工厂流水线上代替人工的机器人或者机械臂,都是小桑河那边单独研发的,其使用的各种传感器和元器件,大部分都是实验室级,造价非常高昂。
这也就是宝狮湖,这也就是陆羽有魄力,否则一般的公司,还真不敢这么干。
但就算是陆羽,如今也小有压力。
宝狮湖超级工厂的造价这么高,如果把成本摊到普通家用机器人身上,无疑会极大的推高普通家用机器人的最终售价。
售价高了,销量自然就小了,这反而不利于普通家用机器人行业的发展。
就和手机行业一样,只有产品出货量大了,上下游都有丰厚的利润可赚,大家才会有热情投入大量资金搞研发,供应链的技术和产品更新换代才会加快。
普通家用机器人行业的上下游供应链,最主要的,无非就是上千家的传感器制造商,上千家的元器件生产商。
随便想想也可以知道,如果这些供应链企业赚不到丰厚的利润,看不到广阔的市场前景,他们会研发更好的传感器和元器件吗?
很显然不会。
……
这就成了现在摆在宝狮湖公司、摆在陆羽、摆在邓强面前最大的难题。
普通家用机器人的售价高了,不行,不利于长远发展;售价低了,也不行,为了保证上下游供应链的利润,公司必然要让利,这无疑会造成亏损。
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中间几乎没有平衡的空间。
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宝狮湖公司前期承担资金压力,尽可能的压低普通家用机器人售价,把蛋糕最大,同时给上下游产业链输送利润,让整个行业健康发展,后期再通过各种增值服务,把前期撒出去的资金赚回来。
这和智能手机的发展路子其实差不多,硬件可以不赚钱,但各种软件和渠道却可以持续稳定的大捞特捞。
只不过这样一来,宝狮湖公司前期的资金压力,就太巨大了。
对陆羽而言,其他几个公司就不说了,有能赚钱的,也有能烧钱的,现在又多了个浩瀚星际航天公司,如果宝狮湖这边同样变成烧钱大户